脑膜瘤2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脑 膜 瘤 多发生在蛛网膜颗粒比较集中之处,小脑幕、桥小脑角、海棉窦、筛板、鞍结节、矢状窦旁等部位。 好发于42~56岁中年人群,男女比例为1:(2~3)。与乳腺癌有阳性相关性,妊娠期间发病率高有关。 大部分属良性肿瘤,少数间变后偏向恶性。 常见的脑膜瘤有脑膜肉瘤、恶性脑膜瘤、混合型或移行型、砂粒型、血管型、成纤维型、内皮型。 MRI影像分析 T1WI常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多呈等信号,DWI常呈稍高信号,增强后明显均匀强化。 (1)白质塌陷征:颅外占位推压脑组织,脑白质受压内移。常作为鉴别颅内外占位的重要征象之一。 (2)包膜:T1WI肿瘤边缘低信号环,肿瘤被移位的脑脊液信号或血管流空信号包绕,是脑膜瘤特征性表现。 (3)宽基底征:以宽基底附着于硬脑膜或颅骨,扁平型脑膜瘤尤为明显。 (4)瘤周水肿:多认为与肿瘤压迫回流静脉或静脉窦有关。 (5)脑膜尾征:可能是肿瘤浸润和富血管的脑膜瘤局部炎症反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6)肿瘤脑面重度强化带:可能与脑膜瘤双重供血有关,即脑动脉在肿瘤包膜下或肿瘤与脑交界处参与供血,使肿瘤脑面血供比瘤体内更丰富,是脑膜瘤特有的征象,对不典型脑膜瘤诊断有重要意义。 鉴 别 诊 断 听 神 经 瘤 桥小脑角区常见肿瘤,起源于听神经的前庭部分的神经鞘,多为神经鞘瘤。最初在内听道内生长,后沿神经向阻力较小的内听道及桥小脑角生长。 MRI表现肿瘤主体位于桥小脑角,与内听道相连,病变侧听神经增粗,与肿瘤实体分界不清,呈“倒逗点”征,是诊断听神经瘤的关键。 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信号可不均匀,可见囊变,增强后肿瘤明显不均匀强化。 表皮样囊肿 常见于旁中线区,40~50%位于桥小脑角区,质地柔软,沿邻近脑沟、裂、池“塑形性”生长,生长缓慢,邻近骨质可见受压变形及骨质吸收。 MRI上信号多不均匀,DWI呈不均匀高信号,此征象有特征性,增强多无强化。 女 37岁 头痛1个月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