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微生物微生物遗传专家讲座.pptx
§1 遗传(heredity,inheritance)物质基础;1.Griffith转化试验
; 转化试验分析
小鼠是由SⅢ型菌毒性作用致死,SⅢ型菌?不是SⅢ型残留者不是R型回复突变
合了解释:活非致病性R型从已被杀死SⅢ型中取得了遗传物质,使其产生荚膜转化为致病性SⅢ型。
以上这种现象称为转化(transformation)
引发转化物质称为转化因子(transformingfactor);2.DNA作为遗传物质第一个试验证据
;3.T2噬菌体感染试验
;二、RNA作为遗传物质—TMV(TobaccoMosaicVirus)拆分与重建试验;结论;三、朊病毒(prion)发觉和思索
亚病毒一个:含有传染性蛋白致病因子
其致病作用是动物体内正常prpc改变折叠状态为prpsc
蛋白质是否可作为遗传物质?
Prion是生命一个特例?还是仅仅为表示调控一个形式?
蛋白质折叠与功效关系,是否存在折叠密码?;§2微生物基因组结构;一、大肠杆菌(Escherichiacoli)基因组
1997年Wisconsin大学Blattner等完成
4.7Mbp4,100个基因;代表原核生物基因组
染色体为双链环状DNA分子(单倍体)
例外:布氏疏螺旋体(Borreliaburgdorferi)染色体是线状
遗传信息连续性
个别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和犬螺菌)和古生菌rRNA和tRNA含有内含子和间隔序列;功效相关结构基因组成操纵子
操纵子(operon):功效相关几个结构基因前后相连,再加上一共同调整基因和一组共同控制位点(开启子、操作子等)在基因转录时协同动作—原核基因表示多采取转录调控
组成核糖体16SrRNA-23SrRNA-5SrRNA在同一转录产物中;结构基因单拷贝及rRNA基因多拷贝
E.coli有7个rRNA(rrn)操纵子,6个在DNA双向复制起点。
—基因组结构经济而有效
基因组重复序列少而短
4-40bp;10-1000次
;二、啤酒酵母(Saccharomycescerevisiae) 基因组-1996年
13.5Mbp5,800个基因;代表真核微生物基因组
没有显著操纵子结构
经典真核染色体结构:16条染色体,四种主要组蛋白(H2A、H2B、H3、H4)
有间隔区和内含子
高度重复(最显著特点)
遗传丰余(geneticredundancy)?;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基因组比较;三、詹氏甲烷球菌(Methanococcusjannaschii)基因组
1996美国基因组研究所(TheInstituteforGenomicResearch,TIGR)
古生菌是真细菌与真核生物特征一个奇异结合体
基因组???构上类似细菌:1682个ORF,1.66Mbp,
环型染色体DNA、无核膜、基本无内含子
含有操纵子 ;负责信息传递功效基因(复制、转录、翻译)则类似真核生物,尤其是转录起始系统基本与真核生物一样,与细菌截然不一样
RNA聚合酶在亚基组成和序列上类似真核生物RNA聚合酶Ⅱ和RNA聚合酶Ⅲ
开启子位于-25~-30而非-10和-35
延伸因子、氨酰tRNA合成酶基因、起始因子等都与真核生物相同
5个组蛋白基因
;古生菌基因组意义;§3质粒和转座因子;通常以共价闭合环状(covalentlyclosedcircle,简称CCC)超螺旋双链DNA分子存在于细胞中;也发觉有线型(L型,linearform)双链DNA质粒和RNA质粒(疏螺旋体、链霉菌和酵母);质粒分子大小范围从1kb左右到1000kb;细菌质粒多在10kb以内
OC型(opencircularform);普通微生物微生物遗传专家讲座;
二、质粒类型
;三、质粒主要种类
质粒所编码功效和赋予宿主表型效应
;致育因子(fertilityfactor,F质粒);F质粒接合;抗性因子(resistancefactor,R因子);R质粒接合;细菌素质粒;细菌素与抗生素比较;毒性质粒(Vi质粒);;根癌土壤杆菌所含Ti质粒是引发双子叶植物冠瘿瘤致病因子;代谢质粒; 假单胞菌:
含有降解一些有毒化合物,如芳香簇化合物(苯)、农药(2,4dichlorophenoxya-ceticacid)、辛烷和樟脑等能力。
;隐蔽型质粒;质粒特征;有转移性
可分为相容性和不相容性
亲和性(compatibility)与不亲和性(incompatibility)
共同复制因子或相同分配系统
不亲和群(incompatibilitygroup);四、转座因子类型和分子结构
1983年诺贝尔奖,BarbarraMeClintock在玉米中发觉
插入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