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 第3部分:服务器 编制说明.pdf

发布:2025-03-11约1.72万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第3部分:服务器》

编制说明

1任务来源

1.1任务来源

为贯彻落实《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关于加强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指

导意见》等政策法规的需求,由全国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的环境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SAC/TC297)归口,由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有

限公司和中国物资再生协会联合立项了《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要求第3部分:服务器》

国家标准,计划编号为T-469。该项目由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环境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SAC/TC297)归口。主要起草单位与参编人员为:

本文件主要起草单位: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中国质量认证中心

有限公司、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河北金叶再生资源有限公司、北京乐讯科技有限公司、联想

(北京)有限公司、凌雄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江门市俐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巴塞尔公

约亚太区域中心、西南科技大学。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邓毅、骆明非、于可利、张贺然、刘雨浓、王弋痕、董庆银、叶金

地、石瑞雪、高秋、陈梦君、陶源等。

1.2标准制订的必要性

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行业目前存在法律制度不系统、标准体系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健全,

科技投入不重视等问题,不仅对我国生态环境产生影响,而且制约我国循环经济发展。

1、法律制度不系统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废弃电器电子产

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处理目录(2014)版》指南引导产业发展。目前

的管理体系所覆盖电子废弃物种类为14种,没有覆盖所有品类的电子废弃物。根据欧盟的

管理体系,电子废弃物根据不同特点、应用场景和尺寸共分为6大类,所有电子废弃物涵盖

其中。我国除了14类产品之外,其他电子废弃物管理制度存在缺位,因此出现了管理部门

监管无依据,企业拆解处理过程无技术规范参考的情况。尤其,服务器是随着社会高速发展

出现的新兴电子产品,具有报废量大、残值高等特点。因此需要建立更系统的法律法规,从

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角度出发,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者、消费者、回收商、

处理处置企业等各相关方责任,出台废旧服务器等电子废弃物的拆解处理规范,实现全流程

监管,污染源严格控制。

2、标准体系不完善

在电子废弃物回收处理方面,我国已构建涵盖电子产品可回收利用设计、回收、拆解处

理、处置、再制造等方面的标准体系,针对小型IT设备和通信产品、含制冷剂的电器等产

品出台了2项国家标准。但在海量的电子废弃物面前,目前的标准体系难以满足现实需求。

下一步,标准体系的建立应站在全品类电子废弃物的角度,重点关注目录外的品类,先从目

前迫切解决行业问题的电子废弃物(废旧服务器)为切入点,逐步完善标准体系。未来将逐

步开展光伏面板、服务终端、个人护理及家用设备处理标准编制工作,规范全品类电子废弃

物的拆解处理工作。

3、市场机制不健全

3

与在基金补贴名录的电子废弃物不同,废旧服务器的回收处理行业单纯靠市场机制运

行。据调研,服务器使用方(如数据中心、互联网企业等)在淘汰设备时,一般采用公开招

标的方式,整个过程未对下游企业资格许可情况进行严格监管,一般情况是“价高者得”。

在无监管的情况下,报废设备的流向难以保证。根据行业调研,超90%的废旧服务器没有得

到规范处理处置。废旧服务器主要来源于企业,与其他社会源的电子废弃物不同,如有法律

法规和标准规范的约束,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管控。

4、科技投入不重视

当前,我国109家有资质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拆解处理企业主要拆解处理“四机一脑”,

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我国“四机一脑”拆解处理已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废旧服务器和废旧

医疗设备回收处理行业还处于起步阶段,由于没有政策的引导,目前开展此类产品的拆解处

理的企业较少,技术开发和设备升级动力不足,精细化拆解工艺和有价材料提取技术方面还

需要进一步突破。此外,由于法律法规和标准的缺失,服务器的生产商参与回收处理工作动

力不足,未能落实生产者责任。同时,生产企业生态设计不够普及,产品的易拆解性和易回

收性需要进一步提升。

2主要工作过程

首先由中国物资再生协会牵头收集国内外技术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