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轧工质量分级检测方法 仪器法(标准).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ICS 65.040.20
B 93
GH
中华人民共和国供销合作 行业标准
GH/T 1266—2019
棉花轧工质量分级检测方法 仪器法
Test method for cotton preparation graduation by instrument
2019 - 07 - 08 发布 2019 - 12 - 01 实施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 发 布
GH/T 1266—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棉花加工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郑州棉麻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阮旭良、夏彬、万少安、王利民、王瑞霞、秦建锋、刘妍妍。
I
GH/T 1266—2019
棉花轧工质量分级检测方法 仪器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棉花轧工质量分级检测方法 (仪器法)的术语和定义、检测原理、设备和材料、试验
方法、结果计算、精密度。
本标准适用于锯齿加工细绒棉轧工质量等级 (仪器法)的测定。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03.1-2012 棉花 第1部分:锯齿加工细绒棉
3 术语和定义
3.1
轧工质量 preparation
籽棉经过加工后,皮棉外观形态粗糙程度及所含疵点种类的程度。
注:[GB 1103.1—2012,定义3.7]
3.2
轧工质量等级距离 preparation distance
在空间坐标中,试样点与轧工质量等级(P1、P2、P3)标准点之间的向量距离。
4 检测原理
根据皮棉外观形态粗糙及所含疵点种类的程度,采用高分辨率摄像机在一定照度下扫描试样表面,
确定能够反映不同等级轧工质量皮棉的特征组合,通过对试样表面图像的纹理分析和模式识别,依据
轧工质量等级距离综合计算出该试样皮棉的轧工质量等级。
5 设备和材料
5.1 棉花轧工质量分级仪(以下简称分级仪)。
5.2 轧工质量校准板:一套用于分级仪白平衡的工作校准板。
5.3 天平:称量范围0~200 g,分度值0.01 g。
1
GH/T 1266—2019
6 试验方法
6.1 设备校准
6.1.1 分级仪需正常运行30 min 后进行校准工作。
6.1.2 启动校准程序
6.1.2.1 将轧工质量校准板放在分级仪采集视窗上,开始自动校准。
6.1.2.2 若轧工质量校准板的校准结果不通过,应重复步骤6.1.2.1,直至调整正常。
6.2 试验步骤
6.2.1 从实验室样品中抽取试样,每个试样重量应不少于50 g,试样表面应均匀覆盖分级仪的采集视
窗,且应完全遮挡光源光线,试样压实后厚度一般在20 mm 以上。
6.2.2 从操作界面中选择轧工质量检测程序。
6.2.3 在压力的作用下将试样表面完全覆盖检测窗口,启动检测按钮,处理器进行数据处理,检测结
果输出,该试样本次检测完成。
6.2.4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