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 第一节 国外现代教育科学研究发展 一、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产生 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原因——借鉴与吸收现代科学研究方法 背景——18世纪世纪中期以后,巴西多(德)、兰喀斯特(英)、 康德、赫尔巴特、裴斯泰洛齐(瑞士)提倡教育实验研究 ——19世纪普莱尔、比奈(法)、霍尔(美)提倡使用观察、调查、问卷、测量、统计等方法研究教育 标志——1900年德国的梅依曼、拉伊提倡“实验教育学”研究,创办《实验教育学》杂志,出版了著作《实验教育学》 二、 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繁荣 时间——二战之前 信念——建立教育科学 方法——实验教育学方法发展、普及与完善 结果——教育科学体系形成 三、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再度兴盛 时间——50年代后 原因——美苏争霸 结果——政府投资教育科研 ——60~70年各国著名的教育改革的涌现 四、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走向成熟 70年代后的反思和平——发展——合作——国际化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的看法多元化 国内外教育科学研究的新进展 引 子:主 要 内 容 1、教育的问题受到普遍关注,教育研究的复杂程度受到重视 2、加强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 3、教育研究得到多学科研究的滋养 4、教育研究注重一般规律和本土资源 5、“大教育”和“大实验”的思路 6、校本的整体发展与校本研究 7、学生的学习与成长和教师的发展受到普遍重视 8、教育研究不是要割断历史,改变以往的教育教学模式,而是要充分利用已有的经验和资源,实现改革与创新 9、注重方法 10、跳出误区。 (一、教育研究受到普遍关注,教育研究的复杂程度受到重视 1、政府,教育总统,分权国家对地方教育的制约 ,均权化趋势,民办教育和教育服务的问题,区域发展; 2、教育成为“第一需求”,“学会生存”,以人为本;对杜威的重新认识,推进课程、教材、考试、评价等,提出新的国民标准等 3、国家发展和国家安全,依法治教,规范办学、收费、使用效率等,以及办学自主权、体制改革 4、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人力资源,2061与2049,科学素质、技术素质、道德素养,以及新课改等纲要的出台;俄罗斯的教育改革依据1992年的教育法,以后的多项改革均以此为据,普京认为,俄罗斯今天的强势发展依赖于俄罗斯历史上文化教育的积淀. 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全民教育”和“终身教育”的推进,“一个都不能少”,2006年的督促,义务教育均衡化,扶持弱势群体,着眼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6、教育的广阔领域和复杂性被充分认识 教育体制改革还不能解决教育问题,新课改需要依托的不只是教育方面的法律和政策。 教育科学出版社“哈佛教育名著译丛”推出埃伦·康德利夫·拉格曼的《一门捉摸不定的科学:困扰不断的教育研究的历史》 教育研究是科学吗?技术、实践性问题,复杂背景和经验的有效性 (二)加强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 政策注释,教育研究的独立性问题(韩国、俄罗斯、泰国等) 法律研究法律建设,立法、司法、监督的公平公正问题,违宪、违法、行政许可法,政府违法和豁免等问题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美国),地方立法《终身学习条例》(福建、上海、四川等,为推进全国的相关立法作了先行尝试) 法律中的灰色地带的挑战,赢利院校(阿波罗集团等),中国的大学城和独立学院 法律的操作性问题(美国的案例法传统,日本的《六法全书》)不断修正,解决问题应对挑战(弱势群体) 我国的《学校法》、《投入法》、《考试法》等需要建设和完善 立法历史与背景文化问题, (三)教育研究得到多学科研究成果的滋养 早年的物理学等自然科学等推进了教育研究中的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等,也推进了教育教学的综合化、跨学科等变化 脑科学:0-13岁的记忆力问题,左右脑的功能问题促进了对汉语文学习的重新认识等;推进到利用脑电推进残疾人能力拓展训练 哲学:“对话”从外交、政治、深入到教育教学/语言分析(分析哲学或语言哲学):基础概念与逻辑:美前教育部长《道德书》梳理基本的道德概念,前两种是责任、诚信//中国的教育研究本土化及其价值,要在基础概念梳理后才会深入地发展 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的影响,教育法学、数量化研究,以至人力资本理论等,人才层次、规格、结构 伦理学、心理学、生理学渗透到教育教学方方面面,在德育方面探索 管理也催生了教育教学管理的相关研究/教育中的管理与创新——六字箴言:资源、经营、效率 社会学、文化学、民族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