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论文: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doc
信息技术论文: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信息技术论文: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评价的实施
摘要:传统的信息技术课堂评价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课堂教学的需要,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新课程改革评价要求相差甚远,所以教学评价方式急需改革,需要改进观念,进行多元改革。文章对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从教学评价的分类、注意问题及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评价;多元化;课堂教学
传统的信息技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教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学生一般只有一个简单的期末成绩,或者连期末成绩都没有,就只有一个会考成绩,这样的评价方式对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十分不利的。随着信息技术课程的改革和发展,信息技术学科的教学评价成为教学改革中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教学评价对反馈学生表现、促进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生源相对较差的学校,学生在学习中缺乏自信,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合理的教学评价可以给他们以鼓励,增强他们的信心,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也可以约束他们,当他们想偷懒时想到教师会讲、会查、会点评,也就慢慢养成做好信息技术作业的习惯了,促使他们在学习中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1师评
教师课堂上的激励性语言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这种情绪能促使学生向着良性方向努力,例如一个学生在做独立操作练习时总是不自信,教师就鼓励他:“别着急,一步一步来,我在旁边看着,你一定能行的。”当他跨出第一步后,教师更是借机表扬:“瞧,就说你一定行的吧。”经过多次鼓励,他不再畏首畏尾。敢于自己尝试着去做了。口头语言评价也要因人而异,因时而异。教师要善于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单一的赞美语言会给人千篇一律的感觉,就大大减弱了其激励作用。由于每个学生的努力程度和所处的环境不同,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即使同一个体在其不同的发展和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差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视和尊重这些差异,注重学生个人纵向的发展,而不是看重他们是否都达到了某一共同的标准。对于后进生要多鼓励,有了进步及时表扬,要充分肯定、关注学生在学习、探究的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这样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
2学生自评
学生的自我评价在整个评价中占有重要位置,能发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及时调整改进。在学生评价中,笔者比较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①是否积极参与。课堂上,学生有没有参与,或参与得够不够。学生的参与状态,既要看参与的广度,又要看参与的深度。
⑦是否独立思考、主动探索。
③能否积极地表达、交流。课堂上,教师创设了宽松的学习环境。学生就能和同学、教师进行平等的对话。他说错了,没有关系;他提出问题,有人关注:他不认同教师。不会受到批评。当他学习困难时,会得到帮助;当他取得成功时,会得到诚挚的赞赏。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分享彼此的想法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与理念,才有可能丰富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相长。
④是否善于合作。在现代社会,是否具有团队精神,是否善于合作尤为重要,我们可以从课堂上进行培养。
⑤是否兴趣浓厚。是对信息技术的兴趣,而不仅仅是对网络。
⑥和以前相比,是否取得了进步。
课堂时间比较有限,要把握好学生自评的时间,笔者把内容做成了电子文档(见表1)发给学生,完成提交。要形成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客观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特别是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要让他看到自己的进步,让他有信心、有兴趣继续努力。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以及对教学的评价,教师能够进行反思,调整教学,让学生更好地掌握。
比如《信息的编程加工》这堂课,主要是让学生亲身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感悟计算机程序设计的思想,了解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流程,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提高其学习兴趣。利用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方法激起学生兴趣,逐句剖析计算机画二次函数y=x2的图像的程序(见程序剖析实例),让学生了解其结构组成和具体作用,懂得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
endsub
然后,让学生自己修改程序,把图像改成开口向下。这个任务基本上学生们都完成得很好,但是后来要求同时绘制这两条抛物线时,完成的学生就明显少了,特别是笔者要求把开口向下的改成绿色时。表格所填内容也反映了学生关于颜色的部分听不明白。原来,笔者想给他们补充一点rgb的知识,却发现放在这堂课上不合适,课堂时间有点紧。课后进行了反思,觉得这部分知识还是放在网页制作中讲解背景颜色的时候更合适,后来实践证明这样学生们更容易听懂。
3生生互评
对于生生互评,笔者考虑到课堂纪律,采用了“同桌互评”的方式。学生在进行互相评价时,往往容易看到别人的缺点,这时教师就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能发现别人的不足,更能发现他人的优点,营造一种互帮互学、和睦相处的课堂氛围。如在学生对其他同学作品进行评价时,教师进行必要的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