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6 雷雨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docx

发布:2025-02-09约4.41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6雷雨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表格式)

课题16雷雨课时2

文本分析《雷雨》是一篇描写夏季时节雷雨景象的优美短文。本课教学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提取主要信息,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关注课文:第一至三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引导学生抓住景物特点理解内容,重点关注“压垂”两个词语,通过做动作、看图片、联系生活等方法,体会它们运用的好处。引导学生想象画面朗读,读好关键词。第四至六自然段再现了雷雨中的景象。先让学生找出景物,再引导体会雨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运用“越来越……说说雷雨中景象的变化。结合图片,入情入境地读。第七至八自然段写雷雨过后的清新世界。让学生找出景物,重点体会雨过天晴的变化,以及给人带来的清新、愉悦的感受,并通过朗读表现出来。引导学生体会“挂”“坐两个词语的妙用。关注生字:本课需要书写的9个字,可以按结构分为4类:独体字、上下结构、左右结构和半包围结构,可让学生分类观察,发现特点,整体识记。其中“黑”笔画较多,要重点指导笔顺,“垂笔顺易错,要多强调练习,“迎”要重点指导“卬的左部分,不能多加一点或一撇。关注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清新。借助图片读词语“雷雨、乌云、闪电、雷声、房子、窗户”,随文识记巩固“雷声、清新。

教学目标1.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抄写句子。4.能说出自己见到过的雨及下雨时的情景。

教学重难点1.认识“压、蝉”等6个生字,会写“雷、乌等9个字,会写“雷雨、乌云”等8个词语。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景色的变化。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压、蝉、垂、哗、户、扑6个生字,会写“雷、乌、黑、垂、户”5个字。会写词语“雷雨、雷声、清新。2.正确朗读课文,借助关键词句,了解课文内容,能说说雷雨前的景象。3.能在语境中体会“压”“垂等词语运用的好处,并练习运用。【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教师导入新课:你观察过雷雨天气吗?说说当时的情景。今天我们一起来走进课文看看作者笔下的这场雷雨。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16课《雷雨》。教师出示课题并板书:雷雨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初读课文(1)教师提出要求:请看大屏幕上的自读要求。(2)学生自由读。2.学习字词(1)指名朗读,纠正字音预设需要教师强调的字音:读准翘舌音“垂、蝉”,“户在“窗户”一词中读轻声。(2)提供方法,多样识字熟字比较:尸-户庄-压加一加:虫+单=蝉扌+卜=扑字理识字户:甲骨文字形像一块有转轴的木板,是门的一半。(3)识字游戏“躲雨”,巩固识记。引导朗读课文:现在我们把这些字词送回课文里,再来读一遍课文,相信大家能读得流畅又好听。要大声读,开始吧。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1.教师提出要求:再次朗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雷雨的?预设:时间顺序,作者按照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写出了三种不同的景象。板书: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2.教师提出问题:朗读课文第1-3自然段,圈一圈作者写了哪些景物,说说雷雨前这些景物是什么样的呢?预设:乌云蝉风蜘蛛闪电3.结合语境理解词义。(1)课件出示第1自然段第1句话。(2)正音:“压下来、垂下来”中的“来读轻声。(3)理解“压”:瞧,图片中的乌云很多,云层又厚又低,就叫“压。(4)学生演示“压”的动作。(5)指导朗读:看着这样的天空,你的心情是怎样的?(6)指名说,指导朗读。4.感受“闷热。(1)你还从哪些词句中感受到雷雨前的闷热?(2)指名交流。树上的叶子一动不动,蝉一声也不出。(3)理解“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出。(4)指导朗读。板书:乌云5.学习第2自然段。(1)雷雨前没有风,没有声音,好安静呀!忽然……(2)忽然发生了什么?我们来读课文了解。(3)指名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4)理解“摆”:“摆字写出了风很大。板书:大风6.指名朗读: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1)提问:你从哪里体会到蜘蛛心里的害怕?(2)课件出示蜘蛛从网上“垂”下来的图片。(3)引导学生对比理解:把“垂字换成“落”或“掉字,行不行?7.学习第3自然段。理解并积累“越来越……”。(1)提问:闪电、雷声有什么变化?(2)词语积累:“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让你想到了哪些词语?(3)指导读好“越来越亮”“越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