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2.1 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说课稿(北师大版).docx
4.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说课稿(北师大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12.1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同步说课稿(北师大版)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下册生物课程,七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2日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我们将学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以及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为后续生物学知识的学习打下基础。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在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的内容,学生将能够理解生命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培养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探究神经调节的具体实例,学生将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发展科学探究的技能。此外,本节课还旨在培养学生的健康观念,让学生认识到神经系统健康的重要性,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人体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等基础知识,对人体的基本生命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七年级的学生对生物学科充满好奇心,对生命现象有浓厚的兴趣。他们在观察和动手实验方面有一定的能力,喜欢通过实际操作来学习新知识。学生的个别差异较大,有的学生偏好理论学习,有的则更倾向于实践操作。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在学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时,学生可能会对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神经冲动的传导机制等抽象概念感到难以理解。此外,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生理现象联系起来,也是学生可能面临的挑战。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配备了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生物教材。
2.辅助材料:准备与神经系统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神经冲动传导过程的动画视频。
3.实验器材:准备实验所需的人体模型、神经元模型、放大镜等,并确保其安全可用。
4.教室布置:将教室分为小组讨论区,并设置实验操作台,以便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操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预习资料,包括神经系统的结构图和神经元工作原理的视频,要求学生预习并理解神经系统的基础知识。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神经元是如何传递信息的?”引导学生思考神经调节的基本过程。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微信群的反馈功能,监控学生的预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预习任务,阅读教材相关内容,观看视频。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学生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和思考的问题通过微信提交给老师。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实现资源的共享和及时反馈。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人体神经系统的实际案例,如手被烫伤后迅速缩回的反应,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神经元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
组织课堂活动:设计实验模拟神经元传导过程,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神经调节的机制。
解答疑问: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帮助学生理解难点。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参与实验活动,通过模拟神经冲动传导,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提问与讨论:学生针对不懂的问题提出疑问,参与课堂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详细讲解知识点,帮助学生掌握重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
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布置绘制神经元结构图和解释神经冲动传导过程的作业,巩固课堂学习内容。
提供拓展资源:提供相关的科学文章和视频,让学生了解神经科学的前沿研究。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导学生的进一步学习。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根据要求完成作业,巩固神经元结构和功能的知识。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拓展资源进行学习,拓宽知识面。
反思总结: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学习方法和策略。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本节课的重难点在于理解神经元的结构和神经冲动的传导过程,通过课前预习、课中实践和课后拓展,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知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