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7李时珍夜宿古寺.doc

发布:2017-06-09约3.6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7、李时珍夜宿古寺 教学目标   1、掌握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李时珍为编好《本草》而不怕吃苦的可贵精神和严谨踏实的认真作风。 教学重点、难点: 抓住课文三处主要内容精读,学习李时珍不怕吃苦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作风。 教学准备 完成预习卡 教学过程 一、?????????????? 1、同学们,看老师写一个人的名字(板书:李时珍)你对他有哪些了解?生简说 2、(出示课件)这就是李时珍,大声读一读这段资料,看看从中能获取哪些有价值的信息?读完后老师把内容隐藏起来,看看你能知道多少?开始吧。(师点击隐藏资料)谁来说一说,生回答,师:你真了不起,只读了一遍就记住这么多!(你获取信息的能力可真强!你有很强的记忆力。) 3、师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李时珍察访药材过程中发生的一个小故事。伸出右手食指,和老师一起把课题写完。完成板书,齐读课题。 二、?????????????? 1、课前大家都预习了课文,下面我们来交流预习卡。【课件】 (1) (2) (3) 教师巡视,及时给交流有序、按时完成的小组画一颗星。 2、同学们交流得很认真,下面老师来抽查一下。 (1)【课件】请1—9组的1号开火车读一遍词语,再齐读一遍。 (2)词语懂了吗?考查三个。“呃逆”,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真会学习!字典是我们无声的老师,遇到疑难多查字典是一种很好的学习习惯。)“饥餐渴饮晓行夜宿”你是怎么理解的?(把每个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就是这个词语的大体意思,这也是理解词语的一种方法。) (3)课文读得怎么样呢?老师抽查三段。 (4)课文读得很流利。谁来说一说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同意吗? 师小结:同学们预习得很成功,获得5颗星的请举手,4颗星的,3颗星的。为自己的进步鼓掌。 三、?????????????? 师:同学们,通过预习,你觉得李时珍察访药材的经历怎么样?用一个字说,就是“苦”。(板书:苦)出示课件: 思考:李时珍在察访药材的过程中吃了哪些苦? 方法:?1.认真默读课文,画出相关语句,用心读一读,在感受深刻的句子旁边简单地写写体会。?2.个人有了答案后再在小组内交流。 ? ? ? ? ? 1、学生自学后,小组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老师给坐好完成的小组画上一颗星。 2、集体交流 预设:(1)生1:“近前一看,原来是一座破败的古寺……蜘蛛网。” ????????师:“断垣残壁”是什么意思?请大家闭上眼睛,老师读这段话,看看你眼前仿佛看到了什么?生1、2回答。 师小结:是啊!李时珍师徒俩晚上就住在这样一个简陋的破庙里过夜,(板书:住)住宿条件实在是苦啊!你能把这种苦读出来吗?谁来试试?(你真会读书。你把一些关键词加重了语气,让我们感受到了住在破庙里的确很苦。)学着他的样子一起读。住在这样艰苦的地方,你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不怕吃) (2)继续交流,还吃了哪些苦? 生2:读句子“夜幕渐渐降临了……一边喝水一边啃干粮”。生接着谈感受。 师:一边喝水一边啃着冷冷的硬梆梆的干粮,这种生活怎能不苦呢?(板书:啃) (4) 生3:“鸡肠草……庞宪……生嚼无涎……”,生读句子,谈感受。 师:同学们,李时珍为了获取准确的资料,亲自品尝药材,不能有半点马虎,(板书:尝)从这里你又觉得李时珍是一个怎样的人?(板书:认真严谨)你能把这种认真严谨的科学精神读出来吗?谁来试试?(读得很流利,如果声音再洪亮些会更棒。) (5)师过渡: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的药材不仅味苦,而且还有毒,李 时珍甘愿冒着生命危险品尝草药,一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他究竟为了什么?从师徒俩的对话中就能找到答案。 老师想和大家分角色读读他们的对话,咱们换换身份,我当徒弟,同学们当师傅,怎么样?我起个头,李世珍笑着问徒弟,开始。课文中那些语句还写了他们长年累月的奔波?(生读一段)当时有飞机可乘吗?有马车可坐吗?靠的就是两条腿走路,这一走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这种行走苦不苦?(板书:走)可他们这样做就是为了(板书:万民得福)你能把他这种为民造福的精神读出来吗?男生女生分角色读。 (1)教师引读:听,寺外,生读:山风呼啸,猫头鹰在尖叫着。师:抬头望望,圆盘似地月亮,生读:慢慢移到了中天。 (2)这是课文结尾一段,为什么不是写寺内的人,而是写寺外的风啸鹰叫和圆圆的月亮呢?这是个有难度的问题?谁能勇敢地站起来,说出自己的见解?还记得课前我们的谈话吗?说错了不可怕,重要的是你能勇敢地站起来。 (3)师小结:风啸鹰叫说明李时珍夜宿古寺的艰苦生活。皓月当空说明也已经很深了,可他们仍在研究草药。这样写更加衬托了李时珍不怕吃苦、为民造福的伟大形象,这种写法可以尝试着在作文中运用。 (4)同学们,请看,这就是李时珍历经千辛万苦编写成的举世闻名的《本草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