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 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知能演练提升【更多资料关注微博@高中学习资料库 】.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创新教程】2014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知能演练提升:实验七 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1.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由ρ=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
A.导线直径d的测量
B.电压U的测量
C.电流I的测量
D.导线长度的测量
解析:四个选项中的四个物理量对金属丝的电阻率均有影响,但影响最大的是直径d,因为在计算式中取直径的平方,A正确.
答案:A
2.如图所示,用伏安法测电阻,若电流表内阻为1 Ω,电压表内阻为5 000 Ω,Rx约为10 Ω,则下图中哪个测量结果较为准确?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大还是偏小( )
A.甲电路,偏大 B.甲电路,偏小
C.乙电路,偏大 D.乙电路,偏小
答案:B
3.(2012年山东理综)在测量金属丝电阻率的实验中,可供选用的器材如下:
待测金属丝:Rx(阻值约4Ω,额定电流约0.5 A);
电压表:V(量程3 V,内阻约3 kΩ);
电流表:A1(量程0.6 A,内阻约0.2 Ω);
A2(量程3 A,内阻约0.05 Ω);
电源:E1(电动势3 V,内阻不计);
E2(电动势12 V,内阻不计);
滑动变阻器:R(最大阻值约20 Ω);
螺旋测微器;毫米刻度尺;开关S;导线.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示数如图所示,读数为________mm.
若滑动变阻器采用限流接法,为使测量尽量精确,电流表应选________,电源应选________(均填器材代号),在下面虚线框内完成电路原理图.
解析:d=1.5 mm+27.3×0.01 mm=1.773 mm
由待测金属丝的规格可知:电流表应选A1;
电源应选E1,电路图见答案.
答案:1.773(1.771~1.775均正确)
A1 E1 电路图如图所示
4.(2011年江苏单科,11) 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电路来测量电阻的阻值.
(1)将电阻箱接入a、b之间,闭合开关.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R′后保持其阻值不变.改变电阻箱的阻值R,得到一组电压表的示数U与R的数据如下表:
电阻R/Ω 5.0 10.0 15.0 25.0 35.0 45.0 电压U/V 1.00 1.50 1.80 2.14 2.32 2.45 请根据实验数据作出U-R关系图象.
(2)用待测电阻Rx替换电阻箱,读得电压表示数为2.00 V.利用(1)中测绘的U-R图象可得Rx=______Ω.
(3)使用较长时间后,电池的电动势可认为不变,但内阻增大.若仍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测定某一电阻,则测定结果将________(选填“偏大”或“偏小”).现将一已知阻值为10 Ω的电阻换接在a、b之间,你应如何调节滑动变阻器,便仍可利用本实验装置和(1)中测绘的U-R图象实现对待测电阻的准确测定?
解析:(1)描点、连线,如图所示
(2)据图象,电压为2.00 V时,对应电阻为20 Ω.
(3)当电池内阻增大时,电路中的电流将减小,待测电阻两端电压减小,在图象上得到的阻值将减小.换用10 Ω电阻,对应电压为1.50 V,则需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示数为1.50 V即可.
答案:(1)见解析图
(2)20 (19~21都算对)
(3)偏小 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使电压表示数为1.50 V.
5.在测定一根粗细均匀的合金丝Rx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利用螺旋测微器测定合金丝的直径,示数如图(a)所示,则可读得合金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
.待测合金丝Rx的电阻约为5 Ω.提供的仪器有:
(a)
A.电压表V(内阻约为10 kΩ,量程为3 V)
B.电流表A1(内阻约为3 Ω,量程为0.6 A)
C.电流表A2(内阻约为0.1 Ω,量程为3 A)
D.滑动变阻器R(阻值为0~5 Ω,额定电流为2 A)
E.电源E(电动势为5 V,内电阻为1 Ω)
F.一个开关、若干导线
要求较准确地测出其阻值,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序号)
某同学根据以上仪器,按图(b)连接实验线路,在实验中发现电流表示数变化范围较窄,现请你用笔在图(b)中画一条线对电路进行修改,使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变宽.
(b)
修改后的电路其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________(填“大”或“小”)
解析:由于被测电阻约为5 Ω,电源电动势为5 V, 内阻为1 Ω,则电路中出现的最大电流约为0.8 A,如果选择量程为3 A的电流表,误差太大,故电流表应选择量程为0.6 A,且为了测量安全,测量范围大,滑动变阻器要求采用分压电路接入较好.原电路图中滑动变阻器是限流作用,电路的电流变化范围小,加一条导线连接,让滑动变阻器起分压作用.被测电路中电流变化范围变大.被测电阻值Rx=,由于电压表分流,故I>I真,即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答案:.0.609(0.607~0.6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