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置针与静脉炎.ppt
关于留置针与静脉炎第1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定义:静脉炎是由于血管内壁受到不同因素的刺激,使血管壁发炎,静脉局部疼痛、红肿、水肿,重者局部静脉条索状、甚至出现硬结的炎性改变。调查显示:静脉注射的病人近80%发生不同程度的静脉炎分类:分为机械性静脉炎、化学性静脉炎、细菌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拔针后静脉炎五种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静脉炎静脉炎第2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病理变化静脉炎是静脉壁一层或几层发炎,静脉内膜受到刺激即是静脉炎的最初症状(触痛),若有皮肤颜色的改变(发红),说明刺激波及到中、外膜、皮肤及真皮,后期静脉变硬呈条索状。第3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A机械性静脉炎1)不正当的固定方法:穿刺部位未固定牢靠,造成针管的滑动。2)选用的导管管径太粗,刺激血管壁。3)穿刺部位太靠近关节处,由于关节活动造成针管与血管壁不断地摩擦而产生发炎反应。B细菌性静脉炎通常与消毒方法不正确、穿刺技术不良、输液套管无菌状态的破坏、导管留置时间过长有关。C血栓性静脉炎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或输液微粒形成栓子。D化学性静脉炎药物稀释不足、输液酸、碱度过高、溶质的浓度过高、留置针材质的差异性皆是造成化学性静脉炎的原因。INS分级(国际静脉组织):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伴有或不伴有疼痛2级: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红肿3级:包括2级、条索状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的静脉4级:包括3级、可触及的条索状静脉长度大于1英寸、有浓液流出静脉炎的分类第4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⒈导管针的材质、长度与管径过大或者过小、操作技术不良⒊不适当的穿刺部位⒋导管针留置的时间太长⒌固定方法不当⒍输液的浓度的酸、碱性太强,或不兼容造成沉淀。⒎病患本身的病理生理状况,如年龄或疾病造成血管壁脆弱,发炎。⒏渗透压9,输液快慢静脉炎的危险因子第5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原则---早发现、早处理一旦发现有发生静脉炎的苗头,应立即停止输液,用生理盐水快速滴注,以稀释静脉内的药物浓度;更换输液通道,并给与相应的处理,且不可抱有侥幸心理使用同一通道继续输液。原则第6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留置针的适用范围与优势间歇性、连续性或每日静脉输液治疗。头皮钢针的使用应仅限于短期或单剂量的给药采集血液样本或输注血液、血制品,血液动力学监护输注液体处于或接近等渗状态、正常PH范围(刺激性药物:仅为间歇性推注)。容易穿刺,相关的穿刺技术容易学习保护病人血管,减轻病人痛苦,感觉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有许多不同的结构产品可选择,有不同长度导管供选择提高护士工作效率合理用药,避免每天多次间断输液时,减少穿刺而未按时用药,避免药物之间反应减少费用,减少头皮针穿刺导致渗出治疗的成本第7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如绳索般硬、滚、滑、无弹性,严重者局部针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可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1、浅层静脉炎,多发于四肢或胸部的浅表静脉,沿浅静脉出现硬条索状肿痛,短2―5公分,长的如柳条,压痛明显,沿静脉周围有的伴发红肿灼热炎症反应,约2―4周后,急性症状逐渐减退,可与皮肤呈条状粘连,或条状灰褐色素沉着。一般患肢无水肿,全身无症状。静脉炎常见症状第8页,共20页,星期日,2025年,2月5日可根据病人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所进食物应含高蛋白,高维生素。贫血者,轻者可进食含铁量高的食品,重者应间断输血。若口服硫酸锌,可为伤口提供所需的微量锌,促进伤口愈合。给予钙剂也可以起到止痛的作用。1、发生静脉炎,如属一般留置针应拔除,更换穿刺部位,发炎部位可给予热敷,症状应在3天内改善,若无改善迹象应通知医师评估是否细菌感染。2、若PICC(外周静脉穿刺导入中央导管)发生静脉炎,可先热敷,若属于机械或化学性静脉炎,症状应可缓解,若症状持续,并无改善迹象,才需拔除。3、若进行湿热敷、可利用湿热毛巾进行热敷,每次20分钟,一天4次。4、若疑是细菌性静脉炎,需通知医生进行导管针与血液培养,抽血培养需从其它静脉及导管内各抽取一支进行血液培养,以作为诊断的依据。5、若有脓液,应培养脓性液体,需利用无菌棉棒进行;取样前,避免消毒皮肤以免影响细菌的培养。6、抬高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进行修复。7、若疑似化学反应,需记录。应依据静脉输液协会制订的记录方式进行记录,以达到护理人员判断标准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