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地质喀斯特地貌课件.ppt

发布:2025-03-22约4.34千字共4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⑴石鐘乳(垂直於洞頂的倒錐狀CaCO3堆積體)因洞頂滲入的地下水CO2含量較高,對石灰岩有較強的溶蝕力。溶解成飽和態的CaCO3在水滴表面結晶為極薄的鈣膜,水滴落下時,鈣膜破裂,殘留下來的CaCO3便與頂板連結成為鈣環。由於下滲水滴不斷供應CaCO3,鈣環不斷下伸,形成細長中空的石鐘乳。42次課⑵石筍(由洞底往上增高的CaCO3堆積體)與石鐘乳方向相反、位置相對。當水滴從石鐘乳上跌落至洞底時,變成許多小水珠或流動的水膜,使原已含過量CO2的水滴有了更大的表面積,CO2逸散,產生CaCO3堆積。PhotographbyPeterL.Kresan42次課(3)石柱石鐘乳與石筍相對增長,直至兩者連成石柱,由洞頂下滲的水溶液,繼續沿石柱表面堆積,使石柱加粗。石柱石筍石鐘乳Photographfrom:42次課42次課Photographfrom:喀斯特地貌上圖:地下喀斯特地貌PhotographbyPeterL.Kresan下圖:地表喀斯特地貌概述(一)什麼叫喀斯特水對可溶性岩石(碳酸鹽類、硫酸鹽類、鹵酸鹽類等)地區岩石發生的破壞和改造作用及其形成的一系列地貌。(二)我國喀斯特地貌發育概況我國喀斯特地貌分佈廣、面積大、發育也很典型,主要分佈在石灰岩出露地區,約占全國總面積的13%,以桂、黔、滇東為大(例如:桂林山水、路南石林)。41次課(三)喀斯特的價值和不良影響1、價值現已探明石油儲處多在石灰岩溶洞中,約有一半在該地貌中。地表奇峰異石,地下有眾多溶洞,各種造型景觀奇特,稱為豐富的旅遊資源。地下洞穴埋藏的古生物和古人類化石有重大科學價值。2、不良影響裂隙、孔洞多,地表難吸收水,風化殼薄,會引起水土缺失,不利農業生產。常發生地基破裂,水庫漏水,不利於居民點和交通建設等。41次課第一節喀斯特作用一、喀斯特作用的概念凡是水對可溶性岩石以化學過程(溶解和沉澱)為主,機械作用(流水侵蝕與沉積,以及重力崩塌和堆積等)為輔的破壞和改造作用(不僅發生在地表,更多的是在地下)。41次課二、喀斯特作用的化學過程CaCO3+CO2+H2O2HCO3-+Ca2+以上反應為可逆過程,當大氣中的CO2向水中浸入時,一部分與水結合為碳酸溶解固體CaCO3,另一部分保持氣體狀態。當水中氣態的CO2減少或空氣中CO2含量降低,該反應式往左發展以補充CO2,則發生CaCO3的重新沉澱。41次課三、喀斯特作用的基本條件歸納起來是“四性”:岩石可溶性和透水性,水的流動性和溶蝕性。(一)岩石可溶性主要取決於岩石成分和結構:石灰岩質含量增加,溶解度增加,鋁質,鐵質、矽質含量增加,溶解度降低。一般情況下,顆粒徑小,溶解度就大。41次課(二)岩石透水性岩石透水性影響著水向地下的滲流,並關係到地下喀斯特作用的進行,岩石孔隙度和裂隙度對岩石透水性影響最大,而裂隙度大小與岩石的構造、純度和厚度等有關。(三)水的溶蝕力水的溶蝕力隨深度增加而降低,一是深度增加,昇華作用減少而最後消失;二是水和岩石相互作用而逐漸失去具有溶蝕性的碳酸。(四)水的流動性——可增大溶蝕力水的流動性主要取決於氣候條件:熱帶>溫帶>寒帶;濕潤地區>半濕潤地區>半乾旱地區>乾旱地區。41次課四、喀斯特水的動態(如圖,分四個帶)41次課(一)垂直滲透帶位於地面以下~豐水期潛水面以上,平時少水,僅雨季或融雪季節才有大量水流。厚度取決於潛水面的位置。該帶常發育垂直性洞穴。(二)季節變動帶位於豐水期潛水面與枯水期潛水面之間,受季節性水位影響明顯。雨季潛水面上升,該帶水運動方向為水準,平時少水,潛水面下降,水流沿著重力方向運動,如此反復變化,有利於垂直、水準和傾斜的地下溶洞發育。41次課(三)水準流動帶位於枯水期潛水面以下,直到穀底補給河流喀斯特水的深處為止。該帶地下水常年存在,水流總是排入河谷,流動的方向接近水準,且有自由水面。但在穀底深處,地下會有承壓性,故水流向上。這裏有活躍的水質交替和混合,故溶解力較強,可呈大規模的水準溶洞。(四)深部滯流帶水流極緩慢,甚至停滯,水質交替很弱,水流有承壓性,水流方向不受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