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现代教育学教学设计.ppt

发布:2018-04-20约7.59千字共6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设计 第一节 教学设计概述 一 、教学设计的定义 : 教学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又称为教学系统设计(Instructional System Design),是指主要依据教学理论、学习理论和传播理论,运用系统科学的方法,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进行分析、计划并作出具体安排的过程。 教学设计的内涵共有5个方面:调查、分析教学中的问题和需求;确定目标;建立解决问题的步骤;选择相应的教学活动和教学资源;评价其结果。它包括了对象、目标、策略、评价四个基本要素。 二、 教学设计的层次 二、 教学设计的层次 三 、教学过程设计的分类 1).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 其重点是围绕教学目标,研究如何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同时,更好地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得课堂教学更生动、更活泼,能明显的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也是我们当前主要的教学方式 2).基于自主学习的教学过程设计 其重点是研究如何促进学习者对知识的理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通常采用任务驱动方式,通过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学习资源和选择适当的学习策略,充分调动学习者的主动性、创造性,从而达到问题的解决,主要适合一操作性强的课程,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并具备了一定知识结构 四 、信息化教学设计 所谓的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在信息化环境中所进行的教学设计,与“传统的”教学设计相比,信息化教学设计更加重视学习者的主体作用,通过自主学习——基于资源的、基于协作(合作)的、基于研究(探究)的、基于问题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中的各个要素,为学习者提供良好的信息化条件,促进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的优化。 四 、信息化教学设计 (1)在“教”与“学”两个要素中,更多地注意“学”的方面,注意学习者学习能力的培养。教师应作为学习的促进者、指导者,帮助、引导和评价学生的学习进程。 (2)充分设计、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支持学习者学习。 (3)以“任务驱动”和“问题解决”作为学习和研究活动的主线,在相关的情境中教授学习策略和技能。 (4)强调“协作”。这种协作不仅仅是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协作,也包括教师之间和更大范围人们的交流与协作。 (5)充分运用信息技术设计科学的学习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 第二节 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设计 一、基于课堂教学的教学过程模式 二、课程教学设计 三、课堂教学设计 四、教学效果评价 2.教学对象的分析 一般特征:年龄、经验、动机、文化背景 初始能力: 先决能力 [基础知识] 现有能力 [是否已具备目标技能] 学习能力 [语言、数学、操作、推理] 态度 [偏爱、误解等] 学习风格: 学习条件 [感观、感情、环境社会性] 大脑功能 [抽象思维、形象思维] 认知方式 [场依存性与独立性、 沉思 型与冲动型] 人格因素 [控制点、焦虑水平] 教学资源指能够支持教学活动的各种人力和物质条件,它由人类资源和非人类资源两大部分组成。人类资源包括教师和学生。非人类资源包括教学材料和教学环境。教学材料包括了教学媒体。因此,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教学资源的选择主要指教学媒体的选择,同时也包括对教学环境的选择。 A、媒体的选择依据:要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来选择教学媒体, 主要用做如下几种情况: 展示事实、创设情境、提供示范、 呈现过程、设疑思辨等,结合 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进行综合 见右图: B、选择教学媒体的方法  选择媒体的流程; 教学媒体使用的方式 A. 设疑——播放——讲解; B. 设疑——播放——讨论; C. 讲解——播放——概括; D. 讲解——播放——举例(学生讨论); E. 播放——提问——讲解; F. 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 H边播放、边议论; I. 学习者自己操作媒体进行学习等; J. 自定义。 教学媒体出示的最佳时机   A. 学生的心理状态由无意识向有意识转化时;   B. 学生的心理状态在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互相转换时;   C. 学生的心理状态由抑制向兴奋转化时;   D.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