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十字花科蔬菜病虫害.ppt

发布:2024-05-05约1.47万字共7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发生规律长江中下游1年发生4~6代,湖南6代,广州7代。以蛹越冬。成虫夜间活动,有趋光性,卵产于叶背,单产。低于20℃不产卵。初孵幼虫在叶背取食叶肉,残留上表皮,大龄幼虫则取食全叶及嫩荚,有假死习性。幼虫老熟后多在叶背或地表吐丝结茧化蛹越冬。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3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四)甜菜夜蛾学名:?Laphygmaexigua(Hubner)别名:贪夜蛾、玉米叶夜蛾、白菜褐夜蛾分类:鳞翅目夜蛾科寄主: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莴苣、蕃茄、青椒、茄子、马铃薯、黄瓜、西葫芦、豇豆、架豆、茴香、胡萝卜、芹菜、菠菜、韭菜等多种蔬菜及其他植物170余种。为害特点:初孵幼虫群集叶背,吐丝结网,在其内取食叶肉,成透明的小孔。3龄后可将叶片吃成孔洞或缺刻,严重时仅余叶脉和叶柄。3龄以上的幼虫尚可钻蛀青椒、番茄果实,造成落果、烂果。地理分布:全国各菜区都有发生。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4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形态特征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5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发生规律1年多代,热带和亚热带可终年繁殖。山东、陕西、江苏等地以蛹在土室内越冬,其他地区各虫态均可越冬。成虫白天隐藏土缝或草丛和植物茂密处,夜出活动,趋光性强。卵多产在叶背,块生,每块有卵10~250粒,单层或2~3层重叠,上盖稀薄灰白色绒毛。幼虫3~4龄前喜群集叶间皱缝或凹陷处盖以薄丝在内咬食叶肉,留下表皮,长大以后食穿叶片。中午及夜间在土表或土缝中潜伏,阴雨天整天为害。有假死性。气候干旱时发生重。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6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防治措施(1)物理防治黑光灯、糖醋酒液诱杀成虫,摘除卵块及初孵幼虫。(2)农业防治翻耕土壤消灭部分越冬蛹,减少越冬虫口基数。(3)药剂防治幼虫3龄前及时进行药剂喷雾。10%吡虫啉乳油1500倍液5%定虫隆乳油1000~20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24%虫酰肼悬浮剂300~400倍液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7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十、黄曲条跳甲学名:Phyllotretastriolata(Fabricius)别名:曲条菜跳甲、黄条跳甲、菜蚤子、地蚤、土跳蚤?分类:鞘翅目叶甲科寄主:主要为害十字花科蔬菜,还可为害瓜类、茄果类、豆类及禾谷类等作物。为害特点:成、幼虫均能为害,成虫食叶成小孔洞、缺刻,严重时只留叶脉。幼苗受害常造成缺苗断垄,成株菜的花蕾、嫩荚、果柄和嫩梢也常受害。幼虫剥食莱根、蛀食根皮成弯曲虫道,咬断须根,使叶片萎蔫枯死,还能传播软腐病。地理分布:全国各菜区都有发生。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8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1.形态特征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69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2.发生规律(1)生活习性:我国由北向南一年发生2~8代,以成虫在残株落叶、杂草及土缝中越冬,在华南地区无越冬现象,可终年繁殖。成虫善跳跃,趋光性强,寿命长,产卵期长,世代重叠明显。喜食幼嫩部位,主要取食叶肉,仅留一层表皮或将叶片咬成小孔,也为害留种株的花蕾、荚果、果梗、嫩梢。一般将卵产在寄主主根附近1㎝深表土中,或产在近土面的茎上。幼虫生活在5㎝左右的土中,常沿须根向主根剥食根的表皮,或蛀入根内取食,老熟幼虫多在3~7cm深的土层中做土室化蛹。(2)发生条件:32~34℃时成虫食量最大。卵孵化需要高湿(相对湿度100%)。第五章蔬菜病虫害第70页,共74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3.预测预报方法:选择不同类型十字花科蔬菜田1~2块,5点取样,每5d查1次,苗期每点查0.33m2,定植后每点查5~10株,记载受害株数及害虫数。指标:苗期被害率10%~20%,平均百株有虫1~2头时;定植后被害株率达15%~25%,平均每株有虫1头时,及时药剂防治。第五章蔬菜病虫害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