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背景下的工业园区存量型规划思考.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转型背景下的工业园区存量型规划思考
字数:3169
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2014年11期 ??字体: HYPERLINK javascript:ChangeFontSize(zoom,%2018); 大? HYPERLINK javascript:ChangeFontSize(zoom,%2016); 中? HYPERLINK javascript:ChangeFontSize(zoom,%2014); 小?? HYPERLINK /Print.aspx?titleid=csjl2014111532 打印当页正文
【摘要】在经过快速城市发展的浪潮后,城市规划逐渐从增量型规划转向存量型规划。工业园区作为城市重要功能片区的组成部分,也正经历着从外向规模扩张到内向优化升级的转变。本文从针对工业园区提出相适应的存量型规划类型,提出产业主导、集约调整、产城融合等策略,并通过对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设计对这些策略较好地进行应用,实践了存量新规划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关键词】规划转型;工业园区;存量型规划?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 A? 1 引言? 快速城市化发展在带给城市日新月异的建设面貌的同时,也给城市带来的环境的恶化、资源的枯竭,改变经济增长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优化型社会是大势所趋。对城市发展建设起到引导方向的城市规划也需将做出相应的调整。? 在经过快速城市发展的浪潮后,慢慢城市发展的目光已从加快城市发展,拉大城市格局的增量型发展过渡到追求如何能提高城市空间资源的利用率,如何引入更适宜的城市功能和激发城市活力,如何平衡利益主体及如何实施规划等更加深层次的问题。而工业园区作为城市中较为特殊的城市功能片区,其所面临的问题更为突出。在传统发展模式下,大多工业园区都有产业增长方式调整、土地利用模式转变和管理方式改进诸多问题。该类型区域的规划方法应顺应调整的趋势变化,从只重视空间形态上的布局规划向指导产业升级换代,优化产业布局,引导产城联动,完善公服设施,提升环境品质等多方面多角度上思考问题,其规划类型也应从增长型规划向存量型规划转型。? 2 社会转型背景下工业园区所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类型杂且定位不明? 工业园区的发展初步阶段为了加快园区建设,在产业招商时放低企业进入门槛,对产业选择目的性较弱,造成园区产业类型混杂,产业集聚效应不够明显,难以形成核心产业,工业园区定位不明朗,进而对后续招商产业恶性循环,发展受阻。? 2.2 土地开发利用低效且无序? 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为加快吸引企业入驻,一般以低廉的土地成本作为招商筹码,往往形成粗放的土地利用开发模式。而且也由于园区管理机制及经验的不足,对企业土地需求监管不严格,造成出让土地规模远超出实际企业需要,企业对用地开发利用极低,形成大量闲置土地,降低了园区综合效益。同时。工业园区初期开发迁就于企业情况普遍存在,以企业的喜好及愿意来确定企业选址,开发处于一种无序状态,缺乏按规划统一招商,统一布局的管理执行力,导致土地开发无序增长。? 2.3 公共服务设施不足与城市关联性差? 工业园区选址一般位于城市边缘地带,借助城市现有服务功能设施较为不便,而且园区建设更重视工业产业的生产需求,忽视对生活需求,通常只能靠企业内部自行解决,从而形成服务设施规模较小、档次较低、设施重复建设的现象。同时工业园区作为相对独立的管理机构,往往忽视与周边城市功能的衔接,产业服务及相关配套设施未能配套,导致园区居住、公共服务设施等严重不足,难以满足长期发展的需要。? 2.4 用地供需矛盾突出? 工业园区经过初期的粗放式的扩张发展后,用地供量日渐缩小,而随着园区产业升级改造、产城互融的发展理念指导下,产业升级与功能完善对用地呈现旺盛的需求,在此背景下,园区低效、混在的用地利用方式及外延式的空间发展模式已无法满足园区产业升级与功能完善的迫切需求。? 2.5 园区建设形象低端无特色? 由于园区开发初期重点出让用地为工业用地,企业通常是大圈地、小开发,加之工业企业厂房建设标准较低,造成园区整体建设形象低端,大多为沿路围墙,内部一两层的厂房。同时也没有重视内部绿化开敞空间及生态环境的塑造,对园区后续产业升级及招商都存在不利影响。? 3 工业园区存量型规划的策略转变? 在产业转型需求及产城融合的背景下,传统工业园区的土地利用模式、空间组织方式及功能设置上愈发不能适应城市的发展。结合现状问题,提出以下规划策略,以期实现工业园区在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可持续发展。? 3.1 策略一:从“空间主导型”到“产业主导型”? 传统的物质空间规划转向综合的产业主导型规划,根据园区产业发展规划成果作为空间规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