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服务全过程项目管理_生产经营管理_经管营销_专业资料.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临床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全过程)评价标准》项目管理 建立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评价标准项目管理的背景及意义 2015年,《广东省优质护理服务文件汇编》(2010-2014年版)中发布了关于引发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质量评价指标的通知。 《广东省医院临床护理服务评价指南》制定依据 围绕《临床护理技术规范》(基础篇) 遵循《临床护理技术规范》----临床护理基本原则 11项评估内容贯穿护士日常工作,促进护士临床思维建立,解决患者问题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临床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全过程)评价标准》拟定背景 临床护理实施管床责任制整体护理。 依据护理程序,完成护理评估、计划、措施及评价。 临床护理原则、11项评估内容贯穿患者入院至出院全过程。 临床护理质量监控应贯穿患者住院至出院的全过程。 临床护理质量改进应体现系统追踪、病人追踪。 《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临床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全过程)评价标准》拟定背景 审视既往的检查标准、模式: 既往按照护理管理项目分类进行分组督查。 更多关注于护士的护理行为,较少关注患者的主观感受。 各护理管理项目出现内容交叉、重复。 各项护理管理项目的检查均不能完全地贯穿在病人住院全过程当中。 分组督查呈走马观花态势,不能全面、系统地从身心社灵四位一体的全人护理模式中反映的问题。 推行《中山大学肿瘤医院临床患者护理质量(护理服务全过程)评价标准》意义 利用PDCA循环分析理论,建立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项目管理 同时护理部/科室应提供相应的规范/指引指导护士护理行为 纠正护士行为:“简单的事情重复做”,抹杀护士临床护理思维。 始终围绕11项评估内容和结果动态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促进健康。 避免只注重护士的行为,应放眼病人的护理效果、病人的主观感受。 护理部、科室应提供相应的规范/指引指导护士护理行为。 科室管理应由科室护士长根据专科特点按照《评价标准》审视本科室护理的质量,以质量指标、数据体现管理成效 PDCA循环分析理论概述 PDCA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所以又称戴明环 PDCA定义如下: P-PLAN:计划 D-DO:执行 C-CHECK:检查 A-ACTION: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未解决的问题防到下一个PDCA循环中解决。 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知识、行为现状调查问卷 包含一般情况(一般资料调查表和知识来源及需求)、临床护理服全过程知识知识调查表(主观知识和客观知识)、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行为调查表 外加科室有无14条相关的指引和培训两个条目 共计100个条目 预调研: Cronbach‘s alpha 为0.81 填写耗时:平均21.32分钟 对存在描述字眼较难以理解的个别条目进行修正 实施临床护理服务14条PDCA项目管理前知识、行为现状调查 调查了全院各病区护长、护理组长 共回收148份问卷,剔除7份无效问卷,共计回收141份有效问卷。 141名调查对象均为女性,年龄最小为27.0岁,最大为54.0岁(平均年龄为37.78岁),护理工作年限平均为16.70年( 最低年限为1年,最高年限为34年), 一般资料 (n=141) 项目 频数(例) 百分比(%) 项目 频数(例) 百分比(%) 编制 ? ? 是否听过14条 ? ? 固定 67 47.5 是 99 70.21 流动 3 2.1 否 42 29.79 合同 71 50.35 是否接受过培训 职称 ? ? 是 52 36.88 护师及以下 65 46.1 频率 主管护师 53 37.6 近三个月有过 28 53.85 副主任护师及以上 23 16.31 近六个月有过 24 56.15 起始教育学历 否 89 63.12 中专 92 65.25 大专 23 16.31 本科 54 9.93 研究生 2 1.42 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知识调查——主观知识部分 包含34个条目,1-4分别代表完全不了解、了解一点但不确切,比较了解、非常了解 选择完全不了解:集中在0.9-2.0% (平均1.53%) 选择了解一点:集中在3.1-22.3% (平均18.91%) 选择比较了解:集中在48.1-65.3%(平均53.21%) 选择非常了解:集中18.3-56.6%(平均40.38%) 临床护理服务全过程知识调查——客观知识部分 共包含21个条目,是非题 准确率为78.23% 集中错判条目: 1) 病人的血液标本采集后最长可在4h内送检 正确:27.66%(36/141),错误:72.34%(102/141) 2) 病人病情变化时可用描述性的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