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反应与热能公开课 教学设计 .pdf
第六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热能(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与评价目标
1.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感知化学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2)通过从反应物与生成物所具有的能量、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
量变化的主要原因,发展“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学科核心素养。
(3)通过评价汽车燃料的利用情况和汽车尾气处理方案,感受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培养学
生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
2.评价目标
(1)通过对常见的吸热反应和方热反应的探究实验的交流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实验探究
的水平(定性水平、定量水平)。
(2)通过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分析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诊断并发展学生对能量示
意图的认识水平(孤立水平、系统水平)。
(3)通过对汽车燃料和汽车尾气等题目的讨论和点评,诊断并发展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水平(学科价值视角、社会价值视角、学科和社会价值视角)。
二、教学重点: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三、教学难点:从微观和宏观两个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四、设计思路
教学方法:多媒体展示、实验探究、自主学习。通过学生自主实验、分析、讨论等过程,
诱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探究。初中化学从燃料的角度初步学习了“化学与能源”的一些
知识。本节内容既是对初中化学相关内容的提升与拓展,又是为选修《化学反应原理》奠定
必要的基础。在具体内容上前后呼应与衔接,呈现一种螺旋式上升形态。化学能与热能是新
课程高中教材中新增加的知识,是建构完整的化学反应观念的一部分,也是下一节化学能与
电能学习的基础。本节内容化学反应与热能,以汽车发动机原理为情境导入,得出化学反应
伴随着能量的变化,通过学生自主演示实验揭示吸热、放热反应等热量变化现象和概念外,
进一步通过化学反应中的热量变化揭示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并探讨其与社会、生产、
生活的联系。其主要内容和思路如下:
吸热反应吸热、放热反应化学反应中能量汽车燃料的利用
与反应物、生成变化的本质及尾气的处理
放热反应物能量的关系
(微观解释)(应用价值)
(概念)(宏观判断)
1
五、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情景引入】
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出行的交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化学与
学生观看视频后回答
工具,我们知道汽车的动力来源于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的观
问题。
发动机,在初中我们学习汽车发动察能力。
机的工作原理。
创设情境
【提问】在做功过程中活塞为什么【学生回答】燃料剧
会移动?汽车发动机工作过程中能烈燃烧,产生高温高
量转化形式是怎样的?今天我们主压的气体,推动活塞导出疑问,学生思考。
要来探究化学反应与热能的关系。向下运动,化学能→
(板书主题)热能→机械能。
【讲述】内燃机利用燃料燃烧放出【实验探究】各学习学生领会化学反应中存在能量
热量做功,实现了汽车的运行。内小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