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新高考联考协作体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操千曲尔后晓声,观千剑尔后识器。——刘勰
湖北省新高考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
10月月考语文试卷
全卷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
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
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
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
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
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
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新时代的“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
所谓“爱岗”,就是要干一行,爱一行,热爱本职工作,不能见异思迁,
站在这山望那山高。
1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
所谓“敬业”,就是要钻一行,精一行,对待自己的工作,要勤勤恳恳,
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负责。凡是获得“工匠”和“劳模”荣誉称
号的工人,都是爱岗敬业的典范,很多人都在本职岗位上工作了二三十
年之久,干出了一番事业。
一个人之所以能够成为“工匠”,就在于他对自己产品品质的追求只有
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他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反
复改进产品,努力把产品的品质从99%提升到99.9%,再提升到99.99%。
对于“工匠”来说,产品的品质只有更好,没有最好。追求极致、精益
求精,是获得各类“工匠”荣誉称号的工人的共同特点,这也是他们能
身怀绝技,在国际、全国或省的各种技能大赛中夺金摘银的重要原因。
和传统工匠不同,新时代工匠尤其是产业工人的生产方式已不再是手工
作坊,而是大机器生产,他所承担的工作,只是众多工序中的一小部分。
比如“复兴号”列车,一列车厢就有三万七千多道工序,这三万七千多
道工序,一个人是不可能完成的,必须由车间或班组亦即团队协作来完
成。团队需要的是“协作共进”,而不是各自为战。
传统的“工匠精神”强调的是继承,祖传父、父传子、子传孙,这是传
统工匠传承的一种主要方式,而新时代的“工匠精神”强调的则是在继
承基础上的创新。因为只有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才能跟上时代前进的
步伐,推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满足社会发展和人们日益增长的对美好
生活的需要。
2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摘编自郑大发《什么是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材料二
培养大国工匠,源头在一流的工程教育。如今,工科人才的培养,不止
一次听到“局中人”直呼“两难”:一头是工科学生的“难”,难在专
业“窄化”、生活“宅化”。学生抱怨课程多、实验多,疲于应付眼前
连绵不绝的苟且,无暇诗和远方,更难涵养精益求精、沉潜专注的匠心。
另一头是工程单位的“难”,慨叹工程领军后备人才短缺特别是素养好、
领悟力强、科学与基础理论修养扎实、系统视野开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