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简介1.pdf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
学》七年级下册简介
课程教材探究所左怀玲《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
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下册上接七年级上册4章内容,
全书包括6章,共61课时,供七年级下学期运用。
详细内容如下:相交线与平行线〔15课时〕
主要内容:1.两条直线相交所成的角的位置及大
小关系〔邻补角、对顶角〕;2.两条直线平行的
判定及性质;3.平移及其根本性质。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8课时〕主要内容:1.有
序数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2.坐标方法的简洁应
用。第七章三角形〔9课时〕主要内容:1.
三角形的边、高、中线和角分线,三角形的稳定性;
2.说明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成立的道理,三角形的
外角及有关结论;3.多边形的有关概念及其内角
和。第八章二元一次方程组〔10课时〕主要
内容:1.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
数学模型;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有关概念,通过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13课时〕主要内容:1.不等式是解决实
际问题的一种数学模型;2.不等式的有关概念及
性质;3.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法。实
数〔6课时〕主要内容:1.算数平方根与平
方根;2.立方根;3.实数。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学习目标本册书的6
章内容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
中“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实践与综合应用”三个领
域,其中“实践与综合应用”以课题学习的形式支配在
第七章和第九章,没有“统计与概率”的内容。这6章
大体上采纳相近内容相对集中的方式支配,前三章根
本属于“数与代数”领域,后三章根本属于“空间与图形”
领域,这样支配有助于加强学问间的纵向联系。在各
章详细内容的编写中,又特殊留意加强各领域之间的
横向联系。1.“空间与图形”领域关于“空间与
图形”领域的内容,本册书在七年级上册“图形相识初
步”根底上,支配了探究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及三角形的内容。平面内两条直
线的位置关系是“空间与图形”所要探究的根本问题。
这些内容学生在前两个学段有所接触,第5章“相交线
与平行线”在学生已有学问的根底上,接着探究两直线
相交所成的邻补角与对顶角的关系;垂直作为两条直
线相交的特别状况,与它有关的概念和结论〔如点到
直线的距离、垂线段最短等〕是学习下一章“平面直角
坐标系”的干脆根底;平行公理〔教科书称“根本事实”〕
是探究两直线平行的启程点,教科书通过设计一些探
究性问题,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发觉”两条直线平行
的判定与性质,并让学生初步感受推理的作用和意义;
本章增加一节新内容“平移”,平移是图形的一种根本
变换,平移变换是探究几何问题、发觉几何结论的有
效手段。教科书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