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3_T 784-2023 蓝莓绿色生产技术规程.docx
ICS65.020.20
CCSB31
33
浙江省地方标准
DB33/T784—2023代替DB33/T784—2010
蓝莓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Codeofpracticeforgreenproductionofblueberry
2023-10-10发布2023-11-10实施
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33/T784—2023
I
前言
本标准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标准代替DB33/T784—2010《蓝莓生产技术规程》,与DB33/T784—2010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删除了幼树期、初果期、盛果期、大枝、短截、疏剪和回缩的术语和定义(见2010年版的3.1、3.2、3.3、3.4、3.5、3.6、3.7);
b)增加了环境要求、苗木要求的内容(见4.1、4.4),修改园地选择、品种选择的内容(见4.2、4.3,2010年版的4.1、4.3);
c)增加了“栽培管理”,并细分为时间、密度、方法等内容(见第5章,2010年版的4.5、4.6);
d)更改了土壤管理、肥水管理的内容,并整合为“土肥水管理”(见第6章,2010年版的第5章、第6章);
e)增加了鸟害防治的内容(见7.3);
f)将“树体管理”更改为“整形修剪”(见第8章,2010年版的第7章),删除了“初果期修剪”的内容(见2010年版的7.2);
g)更改了病虫害防治、果实采收要求(见第9章、第10章,2010年版的第9章、第11章);
h)删除了包装贮运要求(见2010年版的第10章);
i)增加了生产档案记录的内容(见第11章);
j)更改了附录A(见附录A,2010年版的附录A);
k)增加“蓝莓标准化生产技术模式图”(见附录B)。
请注意本标准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标准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标准由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标准由浙江省种植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产品质量安全学会、浙江贝莱特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郑蔚然、褚田芬、于国光、王强、王新全、雷玲、蔡铮、王文冬、洪麒明、刘琳、任霞霞。
本标准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10年首次发布为DB33/T784—2010;
——本次为第一次修订。
DB33/T784—2023
1
蓝莓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蓝莓的建园、栽培管理、土肥水管理、花果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采收、生产档案记录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蓝莓绿色生产全过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标准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标准;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标准。
GB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156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
NY/T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
3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建园
4.1环境要求
应选择生态条件良好,远离交通主干道,无污染源或污染物含量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的区域。灌溉水应符合GB5084的规定,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大气环境质量应符合GB3095的规定。
4.2园地选择
宜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的平地或光照充足的向阳缓坡(坡度不超过25°);水源充足、排灌方便;有机质含量3%以上,pH值4.5~5.5。
4.3品种选择
选择适宜本地种植的蓝莓品种,鲜食以南高丛蓝莓为主,可选用‘奥尼尔’‘密斯梯’‘莱格西’等,也可选用‘沃农’‘芭尔德温’‘灿烂’等兔眼蓝莓品种;加工以‘蓝美1号’为主。
4.4苗木要求
DB33/T784—2023
2
采用品种纯正、无检疫病虫害、枝条健壮、根系发达、无机械损伤的1年~2年生苗木,苗高30cm以上,主枝2个~3个。
5栽植管理
5.1时间
每年11月至翌年3月栽植,以秋冬栽植为宜;容器苗在生长季节均可栽植,休眠期定植为宜。
5.2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