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 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第一课时 算术平均数)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docx
23.1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第一课时算术平均数)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1节“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第一课时算术平均数)”。主要内容包括:
1.算术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
2.算术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求出数据的总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3.算术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判断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等。
4.加权平均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每个数据乘以相应的权重,再求和后除以权重的总和。
5.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先将每个数据乘以相应的权重,再求和后除以权重的总和。
6.加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有比例关系的数据的平均值,如工资、考试成绩等。
二、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包括:
1.逻辑推理:使学生能够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掌握它们的计算方法,并能够运用这些概念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数据处理:培养学生收集、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计算平均数来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并能够利用平均数进行进一步的数据分析。
3.数学建模: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构建数学模型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判断数据的集中程度等。
4.数学思维:通过计算和应用平均数,培养学生运用数学思维方式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将数学知识应用到其他学科和日常生活中。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本节课的核心内容是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应用。重点包括:
(1)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例如,对于一组数据,先求出数据的总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
(2)加权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例如,对于一组数据,每个数据乘以相应的权重,再求和后除以权重的总和。
(3)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值,判断一组数据的集中程度等。
2.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内容主要是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难点包括:
(1)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理解每个数据乘以相应权重的意义,并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
(2)加权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需要能够将加权平均数的概念运用到实际问题中,如计算工资、考试成绩等。
(3)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之间的关系。学生需要能够区分两种平均数的概念和应用场景,并能够灵活地进行转换。
为了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通过具体例子讲解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理解。
(2)设计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权平均数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3)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理解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之间的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四、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投影仪、计算机、白板、黑板、粉笔、计算器、纸张、铅笔、直尺等。
2.课程平台:学校提供的教学管理系统,如学习平台、教案共享平台等。
3.信息化资源:教学课件、视频动画、在线练习题库、数学软件、互联网资源等。
4.教学手段:讲解、示范、练习、小组讨论、互动提问、游戏化学习、案例分析等。
5.教辅材料: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材、教案本、学生练习册、课外阅读材料等。
6.教学工具:数轴、几何模型、实物模型、图表、图片等。
7.评估工具:学生作业、测验试卷、课堂表现记录、小组讨论评估表等。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来学习冀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3.1节“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什么是平均数?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它可以帮助我们描述数据的集中程度。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平均数的概念,并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加权平均数。
2.探究算术平均数
我们先来探究一下算术平均数。假设我们有一组数据:2,4,6,8。我们怎样求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呢?首先,我们将这组数据相加,得到总和2+4+6+8=20。然后,我们将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即20÷4=5。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5。这就是算术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学习加权平均数
4.应用与练习
现在,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运用一下我们刚学到的知识。
(1)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3,7,2,8,4。
解:首先,将数据相加,得到总和3+7+2+8+4=24。然后,将总和除以数据的个数,即24÷5=4.8。所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4.8。
(2)计算一组数据的加权平均数:2,4,6,8,权重分别是1,2,3,4。
解:首先,将每个数据乘以相应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