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心理学导论 _原创文档.pdf

发布:2024-11-30约1.07万字共1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学导论

1.心理学是什么?

“关于个体的心理历程及行为的科学的研究”

个体:研究对象

心理历程:个体内部活动

行为:有机体适应环境的方式(可观察)

科学:依据科学方法(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

2.心理学研究的目标是什么?

描述所发生的事情解释所发生的事情预测将要发生的事情控制发生的事情

3.现代心理学产生的历史背景

哲学背景(理论基础)

亚里士多德:精神并非对立于身体而存在

理性主义(rationalism)

笛卡尔(法国科学家,哲学家)

流体精神,重视神经通路

经验主义(empiricism)

洛克(英国政治哲学家)

人类心灵如“白板”;知识源于经验,科学应当依靠观察和实验。

生理学背景(方法基础)

缪勒:神经特殊能量;大脑功能分区专司;神经细胞之间由电化作用产生神经冲

赫尔姆霍茨:色觉理论与听觉理论

费希纳:通过改变刺激的物理属性来观察人的心理反应

生理心理学,心理物理学

生物学背景

达尔文

进化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遗传、环境、个体差异、适应

4.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主要学派

(构造主义,功能主义(机能主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格式塔心理学派(完

形心理学派),人本主义心理学派)

构造主义(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

人物:冯特(1879,莱比锡);铁钦纳

观点:所有的心理现象都是由元素构成,强调意识的结构

功能主义(机能主义functionalism)

人物:詹姆斯、杜威

观点:受进化论的影响

考察我们的思想和感觉的进化机能更有意义

意识是连续变化的,强调意识的作用和功能

精神分析学派(psychoanalysis)(1896年)

人物:弗洛伊德

观点:人类的行为源于欲望和动机;欲望以无意识的形式支配人的行为。

人格动力:无意识、潜意识、意识

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

行为主义(behaviorism)(1913年)

人物:华生;斯金纳(间歇强化)

观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研究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个体行为不是遗传

决定而是受环境影响学习到的

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完形心理学(1912年)

人物:韦特海默;柯勒

观点:反对把意识分成元素,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也反对行为主义的由多个反应形成整体

人本主义(humanisticpsychology)(1960年代)

人物:马斯洛;罗杰斯

观点:人性本善;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

5.现代心理学的7大观点

生物学观点:研究行为与大脑机制之间的关系

心理动力学观点(精神分析论):把行为看作是由本能力量,内在冲突以及意识和无意识的

动机驱使的

行为主义观点(行为论):行为是由外部的刺激条件决定的

人本主义观点(人本论):强调个体内在的作出理性抉择的能力

认知的观点(认知论):强调影响行为反应的心智过程

进化的观点(进化论):把行为看作是为了生存而适应环境的一种进化

文化的观点:探索行为及其在文化环境中的含义

6.三种神经元的作用

感觉神经元:感受器

接收感觉器官的信息将之传至中枢神经系统(大脑,脊髓)

中间神经元(联结神经元):

加工信息,传导神经冲动,只在脑和脊髓中

运动神经元:反应器

把脑和脊髓的指令传达给身体组织

7.神经系统的构造

8.小脑和边缘系统中各脑成分的特点及功能

小脑:左右两个褶皱的半球

和大脑皮质运动区共同控制肌肉的运动,调节姿势与身体的平衡

非言语的学习和记忆

边缘系统:杏仁核:

影响攻击和恐惧

海马:

与记忆有关

9.左右大脑的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