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精) .pdf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精)--第1页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路
径说明:本方案适用于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
作以喘促为主要临床表现不伴有呼吸衰竭的轻症患者。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
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喘病(TCD
编码:BNF050。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急性发作ICD-1码:J44。151.二、诊断依据一、
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
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ZYYXH/T11-2008.(1气短喘
促,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口唇
发绀。(2多有慢性咳嗽、心悸等病史,每遇外感及劳
累而诱发。(3呈桶状胸,叩诊呈过清音,心浊音界缩小
或消失,肝浊音界下移。两肺呼吸音低,可及干、湿性啰
音或哮鸣音。或肝肿大,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4合并
感染者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高。2。西医诊
断: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
组2007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的相
关标准。(1具备引起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常
见原因,如气管-支气管感染,主要是病毒、细菌的感染.
部分病例加重的原因难以确定,环境理化因素改变可能
有作用。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精)--第1页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精)--第2页
(2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主要症状是气促
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
颜色和(或黏度改变以及发热等,此外亦可出现全身不
适、失眠、嗜睡、疲乏抑郁和精神紊乱等症状。(3出
现运动耐力下降、发热和(或胸部影像异常时可能为慢
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的征兆。气促加重,咳嗽痰量
增多及出现脓性痰常提示细菌感染。(4与加重前的病
史、症状、体征、肺功能测定、动脉血气检测和其他实
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对判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
加重的严重程度甚为重要.(二证侯诊断:1.外寒内饮
证:受凉后出现头痛、身痛,发热畏寒,咳嗽,气急,
喉中痰辘辘,痰色白清稀,胸闷气憋.舌质淡,苔薄白,脉
滑,脉浮紧或弦紧.2.风热犯肺证:发热,恶风或恶热,头
痛、肢体酸痛,咳嗽咽痛,气急,痰黄质稠,舌质红,苔薄白
或黄,脉滑或浮数.3.痰浊壅肺证:咳嗽喘息,咯唾痰涎,
量多色灰白,胸胁膨满,气短,不得平卧,心胸憋闷。苔
白腻,脉弦滑。4.肺气郁闭证:常因情志刺激而诱发,
发时突然呼吸短促,息粗气憋,胸闷,咽中如窒,但喉中
痰鸣不甚,或无痰声。平素多忧思抑郁,失眠、心悸。
苔薄,脉弦。三、治疗方案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2。患者适合并接
受中医治疗。四、标准住院日≤7天。五、纳入标准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精)--第2页
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中医临床路径)(精)--第3页
。1第一诊断必需符合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
性发作的患者。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
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
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3.以下情况不进入本路径(1
入选前已接受治疗且症状明显缓害者;(2严重免疫抑
制,如恶性肿瘤、艾注病患者等及需长期使用大剂量激
素或免疫抑制剂等患者;(3合并其它重要脏器或系统
严重功能不全者;(4患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治疗者。
六、中医证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