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联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八年级历史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徐州联校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历史试题
(本卷满分6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1.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建国初期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刑法》
在下列四句话中,最能贴切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一句是
A.中国进入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C.中国实现了现代化 D.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谁是最可爱的人》歌颂了黄继光、邱少云等同志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他们是在哪次战争中涌现出来的英雄人物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 D.北伐战争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我国政府编制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提出要集中主要力量
A.发展重工业 B.发展轻工业、 农业和商业
C.培养建设人才 D.把生产合作社合并为人民公社
“铁人”王进喜克服重重困难打出大庆第一口油井,焦裕禄为改变兰考面貌献出生命,邓稼先完成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设计方案,他们的事迹出现在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起来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B.《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的时候,他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A.对农业的改造 B.对手工业的改造
C.对养殖业的改造 D.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右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创作的一幅宣传画,从中可以读出的历史信息有
①创作的时间是1958年——1960年间
②反映了我国人民要求改变经济落后面貌的迫切愿望
③可知当时存在浮夸风现象
④我国掌握了粮食高产技术
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
“文化大革命”中,身为国家主席的刘少奇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惨遭批斗,失去人身自由。这突出表明文革期间
A.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B.国民经济发展缓慢
C.民主与法制被肆意践踏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发展才是硬道理”、“特区姓‘社’不姓‘资’的论断出自他
A.“十二大“报告 B.“十三大“报告
C.“十四大“报告 D.视察南方的讲话
某陈列馆举办“建国后农村生产关系变革”图片展。现有以下三幅图片,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①农民加入合作社 ②人民公社食堂 ③小岗村“分田到户”字据
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②① D.③①②
邓小平说:“特区是一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1980年,国家首先设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是:①深圳 ②厦门 ③上海 ④汕头 ⑤珠海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①③④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初步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这一框架的核心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时代》周刊是美国影响最大的期刊之一,右图这位老人先后在1979年和1986年两度当选其年度风云人物,并先后8次登上它的封面,能够两次当选该刊年度风云人物的只有丘吉尔等几位世界领导人。你认为他获得此殊荣的原因是
A.他实行改革开放战略,实现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
B.他为中国的外交事业作出的贡献
C.他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D.他为中国军队的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歌颂的两位伟人是
A.孙中山和毛泽东 B.孙中山和邓小平
C.刘少奇和邓小平 D.毛泽东和邓小平
(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16题6分,17题10分,18题14分,共30分。)
(6分)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重要会议 主要内容 通过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