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海带中碘的提取实验说课稿.pdf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海带中碘的提取实验说课稿
《海带中碘的提取》说课
咸阳师范学院附属中学任军安
一、使用教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2
二、教材分析
1.课题来源: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实验4—2
2.教材地位和作用:
1/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海带中碘的提取实验说课稿
3.学情分析
(1)知识层面:
优点:初三化学学生已经学习了溶解过滤的基本原理和操作,高一化学必修1中学习
了萃取、基本原理及操作规范,接触过灼烧实验,并具有一定的氧化还原反应相关知
识。
不足:没有对灼烧进行系统的学习。
(2)能力层面
优点:学生具备溶解、过滤、萃取等基本操作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实
验动手能力;
不足:缺乏灼烧实验操作能力,对于不同基本实验操作个体掌握程度存在差异。
(3)心理层面
优点:学生喜欢做化学实验,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实验操作;
不足:容易放弃。
三、实验教学目标
2/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海带中碘的提取实验说课稿
1.知识与技能:通过海带中碘的提取的实验,了解化学实验中原材料的处理基
本方法。掌握灼烧、过滤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碘单质的检验方法。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同学们的亲自操作和实际观测掌握实验的方法与技巧;
(2)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探究实验、设计实验、分析试验的能力;
(3)通过海带中碘的存在形态信息的搜索,学会运用观察、实验、查阅资料等
多种手段获取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感受化学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培养
实验思维的严谨性和创新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灼烧、过滤、萃取基本操作;碘单质的检验方法
(2)教学难点:灼烧、萃取的基本操作。
五、教法和学法分析
1.教法分析:依据上述学情分析和重难点分析,本节课结合教材特点和新课程的理念,
决定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以生活实例,图片引出碘的提取】
(2)小组合作问题讨论【通过前期讨论的4个问题,加深学生对本实验的认识程度】
(3)实验探究法教学。【通过具体实验操作让学生切身体会实验过程,提高学生认识
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的实验探究能力】
2.学法分析:查阅资料、思考、讨论、实验验证、归纳总结等方法进行自主学习
六、实验教学内容
1.原材料海带的预处理并灼烧灰化
2.海带灰溶解过滤
3.氧化I-并检验产物碘单质。
七、实验器材:
仪器:烧杯、试管、坩埚、坩埚钳、泥三角、酒精灯、铁架台(带铁圈)、玻
璃棒、滤纸、分液漏斗、托盘天平、胶头滴管。
药品:干海带、3%双氧水、3mol/L硫酸、1%淀粉溶液、蒸馏水、加碘食盐。
八、实验创新要点
3/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第四章第一节海带中碘的提取实验说课稿
1、本次的实验改进从药品着手。实验药品来源于生活,用加碘食盐代替原
实验中的过氧化氢溶液作为氧化剂,实验药品简约化,充分体现化学的社会价
值,让化学实验绿色化、生活化。
2.教材中对于碘单质的检验是通过碘与淀粉的显色反应实现的,比较单一,
实验过程固定,缺乏学生自主设计,验证的空间,改进后引导学生采用多种检
验方法对提取物进行检验,扩展的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知识的学以致用能力。
九、实验原理
海带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其主要的存在形态为化合态。经灼烧后,灰烬中的碘
-
可以转化为能溶于水的无机碘化物(以I形式存在)。碘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可
被氧化剂氧化生成碘单质。生成的碘单质可用四氯化碳把它从水溶液中萃取出来,碘
单质与淀粉溶液作用显示蓝色。
十、实验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通过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人体如果缺碘,会有哪些症状?通过哪些途径可以补充碘元素?碘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