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冷却系教案.docx
发动机冷却系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生能够理解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组成及工作原理。
-熟悉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掌握冷却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和维修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理论讲解、实物展示、多媒体演示等多种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汽车维修专业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质量意识,养成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发动机冷却系的工作原理。
-冷却系主要部件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冷却系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2.教学难点
-冷却系工作原理的理解。
-冷却系故障诊断与排除的综合应用。
三、教学方法
1.讲授法:系统讲解发动机冷却系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主要部件等知识。
2.演示法:通过实物展示、多媒体动画演示等,直观展示冷却系的结构和工作过程。
3.讨论法:组织学生对冷却系的相关问题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4.实践法:安排学生进行冷却系部件的拆装、故障诊断与排除等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准备
1.教材:选用适合汽车维修专业的相关教材。
2.教具:发动机冷却系实物模型、主要部件(散热器、水泵、节温器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3.工具与仪器:常用工具套装、诊断仪、水温表等。
五、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5分钟)
通过展示一辆发动机过热冒烟的汽车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发动机需要冷却?如果发动机过热会有什么后果?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发动机冷却系。
(二)知识讲解(20分钟)
1.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5分钟)
-讲解发动机工作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如果不及时冷却,会导致发动机零部件温度过高,从而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甚至损坏发动机。
-强调发动机冷却系的作用是使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都能保持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保证发动机的动力性、经济性和可靠性。
2.发动机冷却系的组成(10分钟)
-利用发动机冷却系实物模型,向学生介绍冷却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散热器、水泵、节温器、冷却风扇、冷却液管路等。
-结合实物,讲解各部件的位置和作用,让学生对冷却系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3.发动机冷却系的工作原理(5分钟)
-运用多媒体动画演示冷却系的工作过程,讲解冷却液在冷却系中的循环路径。
-当发动机工作时,冷却液在水泵的作用下,从散热器的下部进入发动机缸体水套,吸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后,流回散热器。在散热器中,冷却液将热量散发到空气中,然后再循环到发动机中,如此反复,实现发动机的冷却。
(三)部件讲解(20分钟)
1.散热器(10分钟)
-展示散热器实物,讲解其结构组成,包括散热器芯、上水箱、下水箱等。
-介绍散热器的散热原理,即通过冷却液与空气的热交换来降低冷却液的温度。
-强调散热器日常维护的重要性,如保持散热器表面清洁、检查冷却液液位等。
2.水泵(5分钟)
-展示水泵实物,讲解水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水泵主要由叶轮、泵轴、壳体等组成,通过叶轮的旋转将冷却液加压,使其在冷却系中循环流动。
-提醒学生注意水泵的常见故障,如漏水、异响等,并讲解如何通过外观检查和简单测试来判断水泵是否正常。
3.节温器(5分钟)
-展示节温器实物,讲解节温器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节温器根据发动机冷却液的温度来控制冷却液的循环路径,当冷却液温度较低时,节温器关闭通往散热器的通道,使冷却液进行小循环,快速升温;当冷却液温度达到一定值时,节温器打开,冷却液进行大循环,通过散热器散热。
-强调节温器故障可能导致发动机过热或过冷,影响发动机的正常工作。
(四)小组讨论(15分钟)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5人
2.提出讨论问题
-冷却系中冷却液的选择有哪些注意事项?
-如果冷却系出现漏水故障,可能的原因有哪些?如何进行检查和排除?
3.各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