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图文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 病毒 临床医学于波心房选择性钠通道阻滞剂在房颤中的应用颅内非肿瘤性病变的影像学表现基础医学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综合治疗的临床指引泌尿生殖道感染衣原体检测和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个案: 患者女性,65岁,因“发热、头痛、呕吐3天”入院 头痛,呈喷射状,胃内容物3-4次。 体温最高40.6℃,予抗生素静滴退热处理无明显缓解。 脑脊液检查:抗酸抗体阴性蛋白定性为阳性,细胞数135个/mm,白细胞26个/mm,单核细胞50%,多核细胞50%,糖氯正常。 头颅CT:双侧颞叶低密度灶 脑电图:重度异常脑电图 既往史:2周前有口腔感染 诊断: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的护理 神内三区 * 单纯疱疹病毒性脑炎 定义 是由单纯疱疹病毒(HS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CNS感染性疾病,又称为急性坏死性脑炎 病因及发病机制 临床表现 治疗 herpes simplex virus encephalitis ,HSE 护理 病因及发病机制 2-3周口腔和生殖道原发感染 三叉神经节 (HSVI)或 骶神经节 (HSVⅡ) 病毒激活 潜伏 机体免疫力低下 HSV是一种嗜神经DNA病毒,分为I型和Ⅱ型,近90%的人类HSE是由I型引起,6%一15%系由Ⅱ型所致。成人约2/3的HSV-I脑炎起因于内源性病毒的活化: 临床表现 发病年龄 潜伏期 前驱期表现 神经症状 临床常见症状 4.头痛、轻微的意识和人格改变,有时以全身性或部分性运动性发作为首发症状,病情缓慢,精神症状突出。 5. 偏盲、偏瘫、失语、眼肌麻痹、共济失调、多动、脑膜刺激征等 多数有意识障碍,约l/3病人可出现全身性或部分性痫性发作 1.任一年龄 40岁:发病人群2/3 2. 原发感染潜伏期2-21天,平均6天 3.发病:急,约l/4可有口唇疱疹史 可有发热,高达38.4~40.0度 全身不适、头痛、肌痛、嗜睡、腹痛和腹泻等症状 病程为数日至1—2个月。 ①检测HSV:抗原抗原阴性可作为排除本病的依据之一 ②检测HSV特异性IgM、lgG抗体:病程中2次及2次以上抗体滴度呈4倍以上增加,即具有确定诊断的价值 ③检测CSF中:HSV—DNA EEG 头颅CT及MRI CSF常规 CSF病原学 CT可正常,也可见一侧或双侧颞叶、海马及边缘系统局灶性低密度区,若低密度病灶中出现点状高密度影提示颞叶有出血性坏死,更支持HSE的诊断。 头颅MR典型表现:一周内可在颞叶内侧、额叶眶面、岛叶皮质和扣带回出现局灶性水肿,T2加权像上为高信号。 压力正常或轻度增高,重症者可明显增高。有核细胞增多为(50~100)X106/L,可高达1000X106/L,以淋巴细胞为主,可有红细胞数增多,除外腰椎穿刺损伤则提示出血性坏死性脑炎;蛋白质呈轻、中度增高,糖与氯化物正常。 出现弥漫性高波幅慢波,以单侧或双侧联、额区异常更明显,甚至可出现颥区的尖渡与棘波 辅助检查 治疗 二. 免疫治疗 一、 抗病毒治疗 三、 肾上腺皮质激素 四、 抗菌治疗 五、 对症支持治疗 早期诊断和治疗是降低本病死亡率的关键,主要包括病因治疗,辅以免疫治疗和对症支持治疗。 护理:环境与体位 环境:温湿度适宜,对流通风,病房安静。护理做到“四轻”。 体位:研究表明,头部处于抬高10~30°时,颅内压有不同程度的下降[1]。 参考文献: [1]冯正仪.内科护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269-277. 饮食护理 意识清楚的:可自行进食。 食物: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等 烹调方式:易消化 昏迷或吞咽困难:留置胃管接营养素。 护理要点:防拔管、脱管 防误吸,床头摇高30° 恒速,避免胃潴留 意识障碍的护理 密切观察意识,充分借助深度监护仪 密切观察瞳孔的变化 有无颅内压高的表现 密切监测生命体征 肌力的变化 高热护理 监测体温 降温方法选择 物理(冷湿敷) 药物(防虚脱) 加强基础护理 抽搐护理 判断 处理: 防窒息 防咬伤 防骨折 用药 做好记录 用药护理 防脱落(输液工具选择) 防外渗:脱水药 不良反应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