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危重病人的护理及抢救技术.ppt

发布:2024-03-22约1.14万字共1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核对解释推氧气筒、携用物至床前,核对、解释,说明目的,取得合作第9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清洁鼻腔选择通畅的一侧鼻孔,棉签蘸水清洁鼻腔第9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连管调节连接橡胶管和鼻导管,打开流量表,根据需要调节流量第9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插管固定鼻导管蘸水湿润并检查是否通畅.测量插管长度,鼻尖至耳垂的2/3,轻轻插入,无呛咳,用胶布分别固定于鼻翼和面颊部。安全别针固定胶管.向病人及家属说明用氧期间不可自行调节流量第9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整理记录整理用物归位。洗手,记录用氧时间及氧流量,签名第9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停用氧气拔出鼻导管,关闭流量表,再关总开关,重开流量表,放出表内余气,再关闭流量表帮助病人清洁鼻部,嘱休息整理用物归位,记录停用氧气时间。第9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鼻塞法将鼻塞连接在供氧装置胶管上,检查是否通畅,调节好流量,轻轻插入鼻孔,固定。鼻塞大小以塞住鼻孔为宜。第100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将面罩连接在供氧装置上,流量调至6~8L/min,接好氧气,将面罩置于病人口鼻部,固定。面罩法第101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将氧气接于头罩氧气进孔处,将病人头置于头罩内,适用于新生儿、婴幼儿供氧。头罩与病人颈部之间要保持适当距离,防止呼出的二氧化碳再次吸入。长期给氧不会产生氧中毒。头罩法第10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第10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氧气帐法将氧气接于氧气进孔处,将病人头胸部置于氧气帐内给氧。因设备复杂,造价高,仅用于烧伤和新生儿抢救。第10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五定”为了不贻误抢救时机,一切抢救药品、器械应做到“五定”定品种数量定人保管定地点定期消毒定期检查维修第62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二、常用抢救技术(一)氧气吸入法(二)吸痰法第63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一)氧气吸入法2.氧气成份、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3.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计算公式6.吸氧法是常用的抢救措施之一,是指通过给氧提高病人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预防和纠正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状态。1.缺氧程度的判断4.供氧装置氧气吸入法5.血氧变化分类第64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缺氧程度判断第65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1)氧气成份与吸氧浓度:氧气在空气中占20.93%。给氧时,浓度低于25%无治疗价值;在常压下吸入40%~60%的氧是安全的;高于60%的氧浓度,持续吸入时间超过24小时,则会发生氧中毒,表现为眩晕、恶心、烦躁不安、面色苍白、进行性呼吸困难等。对慢性呼吸衰竭,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并存者,应低流量、低浓度持续给氧。因此类病人呼吸中枢兴奋性主要靠缺氧维持,对二氧化碳刺激已不敏感,若吸入高浓度氧,解除缺氧对呼吸中枢的刺激作用,可使呼吸中枢兴奋性降低,甚至呼吸停止。(2)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公式为:吸氧浓度(%)=21+4×氧流量(L/min)2.氧气成份、氧浓度和氧流量的换算方法氧浓度与氧流量对照表第66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3.氧气筒内氧气可供时数计算公式氧流量(L/min)×60min×一个大气压(kg/cm2)氧气筒容积(L)×〔压力表所指压力(kg/cm2)-应保留压力(5kg/cm2)〕第67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缺氧的原因和血氧变化分类★低张性缺氧(乏氧性缺氧)★等张性缺氧(血液性缺氧)★循环性缺氧(低血流量性缺氧)★组织性缺氧(用氧障碍性缺氧)第68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各型缺氧的血氧变化及常见病因第69页,课件共148页,创作于2023年2月给氧的标准各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