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docx
2024年福建省漳州市数学小学六年级上学期复习试题与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下列式子中,与2.5×4.2的积相等的是()。
A.2.5×0.42B.25×0.42C.0.25×4.2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小数乘法的积的变化规律。
首先,观察选项A:2.5×0.42,与2.5×4.2相比,第二个因数缩小了10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缩小10倍,所以A选项的积与2.5×4.2不相等。
接着,观察选项B:25×0.42,与2.5×4.2相比,第一个因数扩大了10倍,但第二个因数缩小了10倍,所以积没有变化,B选项的积与2.5×4.2相等。
最后,观察选项C:0.25×4.2,与2.5×4.2相比,第一个因数缩小了10倍,根据积的变化规律,积也会缩小10倍,所以C选项的积与2.5×4.2不相等。
综上所述,与2.5×4.2的积相等的是B选项:25×0.42。
2、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2倍,高缩小到原来的一半,三角形的面积()。
A.扩大到原来的2倍B.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C.扩大到原来的4倍D.不变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角形面积的变化规律。
已知三角形的面积公式为:面积=(底×高)÷2。
现在,三角形的底扩大了2倍,而高缩小到了原来的一半。
假设原来的底是b,高是h,那么原来的面积就是:12
变化后的底是2b,高是12
12×2b×12h=12bh
但是,题目问的是面积“变化”了多少,而不是变化后的面积是多少。
由于变化后的面积和原来的面积相等,所以可以说面积没有变化,但也可以理解为面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后又“扩大到原来的2倍”,最终回到原样。但在这个语境下,更准确的描述是“缩小到原来的一半”(因为题目中明确提到了底扩大和高缩小的操作)。
所以,正确答案是B:缩小到原来的一半。
3、下列分数中,哪个是最简分数?
A.16
B.9
C.7
D.5
【答案】D.5
【解析】选项A可以化简为23,因为16和24的最大公约数是8;选项B可以化简为34,因为9和12的最大公约数是3;选项C可以化简为
4、一个长方形的长是宽的3倍,如果宽是x厘米,那么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多少厘米?
A.4x
B.6x
C.8x
D.10x
【答案】C.8x
【解析】假设长方形的宽为x厘米,则长为3x厘米。长方形的周长公式为P=2l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条射线长5米
B.两条直线相交,只有一个交点
C.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D.如果AB=BC,那么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答案:B
解析:
A.射线是有一个固定端点,沿一个方向无限延伸的图形,因此它没有固定的长度,所以A选项错误;
B.根据直线的性质,两条不重合的直线相交,它们只有一个交点,所以B选项正确;
C.两点之间,线段是最短的路径,而不是直线,所以C选项错误;
D.如果AB=BC,并且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那么点B是线段AC的中点。但题目中只给出了AB=BC,并没有说明A、B、C三点在同一直线上,所以D选项错误。
6、已知a=2×3^2,b=2^2×3,则a与b的关系是()
A.abB.a=bC.abD.不能确定
答案:B
解析:
首先计算a的值:
a=2
b=2
b=22×3
b=22×3=4×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
1、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长分别是5厘米和9厘米,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_____厘米.
答案:23
解析:
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度相等。本题中,给定的两条边长度分别是5厘米和9厘米。
首先,我们需要判断哪条边是等腰三角形的腰。由于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必须大于第三边,所以5厘米、5厘米、9厘米可以构成三角形,而5厘米、9厘米、9厘米则不能(因为5+9=14,不大于第三边9)。
因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应为9厘米。
三角形的周长是三边之和,所以周长为:9+9+5=23厘米。
2、若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之比为1:2:3,则这个三角形中最大的内角的度数为_______.
答案:90
解析:
设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为x°,2x°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的三个内角之和为180°
x°+
6x°=180
x=30°将x
3×30°=
3、已知5a=6b,则(a/b)=()/()
答案:6
解析:
由已知条件5a=6b,我们可以将等式两边同时除以
ab=6b5b
a
4、计算:1/2+1/6+1/12+1/20+1/30+1/42=多少.
答案:6
解析:
这个问题可以通过观察分数的特点来解决。每个分数的分母都是两个连续整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