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5064-2025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中医诊疗规范.docx
ICS11.020
CCSC05
江 苏 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5064—2025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中医诊疗规范
SpecificationforChinesemedicinediagnosisandtreatmentonfunctionalanorectalpain
2025?02?21发布 2025?03?21实施
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中国标准出版社 出版
DB
DB32/T5064—2025
DB
DB32/T5064—2025
Ⅰ
Ⅰ
Ⅲ
Ⅲ
目 次
前言 Ⅲ
范围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术语和定义 1
诊断 1
4.1 症状和体征 1
4.2 证候 1
4.3 病症类型与评估 2
4 病症鉴别 2
治疗 2
1 中医内治 2
5.2 中医外治 3
5.3 中医非药物疗法 3
5.4 穴位注射 4
5.5 其他疗法 4
6 联合治疗 4
预防调护 4
1 改变不良习惯 4
6.2 精神调摄 5
6.3 调整饮食 5
疗效评价 5
治疗流程图 5
附录A(资料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疾病问卷 6
附录B(资料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生活质量评估 7
附录C(资料性)功能性肛门直肠痛患者心理评估 9
参考文献 11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并组织实施。
本文件由江苏省卫生健康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南京市中医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樊志敏、章阳、薛雅红、郑雪平、刘飞、王小峰、丁康、张伟、周惠芬、丁艳。
DB
DB32/T5064—2025
DB
DB32/T5064—2025
PAGE
PAGE11
PAGE
PAGE10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中医诊疗规范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功能性肛门直肠痛诊断、治疗和预防调护。本文件适用于功能性肛门直肠痛的中医诊断和治疗。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术语和定义
3.1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功能性肛门直肠痛 functionalanorectalpain
发生在肛门和/或直肠的非器质性原因所致的疼痛,患者表现为肛门和/或直肠部位坠胀疼痛、刺痛、
灼痛等症状,属中医“肛门痛”等范畴。
诊断
4.1 症状和体征
肛门和/或直肠部位坠胀不适、刺痛、灼痛、抽痛、蚁行感等症状,每次发作可持续数秒或数小时。直肠指诊向后牵拉耻骨直肠肌时有牵拉痛,部分患者无疼痛。
4.2 证候
4.2.1 气滞血瘀证
主要症状:肛门坠胀疼痛,持续不解或痛如针刺。次要症状:胸胁胀闷不适。
舌脉:舌暗红或有瘀斑,苔薄白,脉涩或弦紧。
4.2.2 肝脾不调证
主要症状:肛门坠重。
次要症状:胸胁胀满,精神抑郁,善太息,或有呕吐嗳气,大便失调。舌脉:舌质淡,苔薄腻,脉弦。
4.2.3 湿热下注证
主要症状:肛门灼痛或有潮湿感。
次要症状:大便困难,便时肛门疼痛,或腹部胀满,口干口臭,纳食差。舌脉: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4.2.4 中气下陷证
主要症状:肛门坠胀不适,休息后缓解。
次要症状:体倦乏力,或伴有脱肛等内脏下垂表现。舌脉:舌质淡,边有齿痕,苔薄白,脉细弱。
4.2.5 阴虚火旺证
主要症状:肛门灼热疼痛,甚至牵及少腹。次要症状:腰酸乏力,烦躁易怒,盗汗,少寐。舌脉:舌质红,苔薄白,脉弦细数。
4.3 病症类型与评估
本病诊断按照国际功能性胃肠疾病罗马Ⅳ诊断标准,临床上主要分为肛提肌综合征、非特异性肛门直肠痛、痉挛性肛门直肠痛三类。临床上需要对患者疼痛的特征、生活质量及精神心理状态进行评估,具体问卷及量表见附录A、附录B、附录C。
.4 病症鉴别
本病临床上主要与肛门直肠器质性疾病如肛裂、肛瘘、肛周脓肿、痔、肛门直肠肿瘤等,泌尿妇科疾病如盆腔淤血综合征、外阴痛、盆腔炎、膀胱疼痛综合征等,骨科疾病如尾骨痛、骶髂关节炎、马尾神经痛、梨状肌综合征等疾病相鉴别。临床通过肛门指检、肛门镜、结肠镜、经直肠腔内超声、盆腔CT/MR等排除器质性因素,通过肛门直肠测压、盆底表面肌电、排粪造影等评估盆底肌结构及功能情况。
治疗
5.1 中医内治
5.1.1 气滞血瘀证
治法:理气活血,化瘀止痛。
主方:失笑散合膈下逐瘀血汤加减。
方药:蒲黄6g、五灵脂6g、延胡索3g、当归9g、川芎6g、桃仁9g、红花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