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docx
2024上海市春季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
以下是一份模拟试题及详细答案,仅供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稽首(qǐ)蓦然(mò)强聒不舍(qiáng)
B.慰藉(jiè)襁褓(qiǎng)拮据(jū)恪尽职守(kè)
C.荫庇(yīn)荣膺(yīng)恣睢(suī)吹毛求疵(cī)
D.嗔怒(chēn)绯红(fěi)阔绰(chuò)长吁短叹(xū)
答案:B
解析:A项“强聒不舍”的“强”应读“qiǎng”;C项“荫庇”的“荫”应读“yìn”;D项“绯红”的“绯”应读“fēi”。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栈桥取缔物竟天择杂乱无张
B.屏嶂懊悔锋芒毕露一拍即合
C.撺掇懊悔鞠躬尽瘁妇孺皆知
D.屏嶂撺掇杂乱无张一拍即合
答案:C
解析:A项“物竟天择”应为“物竞天择”,“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B项“屏嶂”应为“屏障”;D项“屏嶂”应为“屏障”,“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他上课经常早退,老师批评了好几回还是改不了,已经到了不可救药的地步。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科学工作者们在会上高谈阔论,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答案:C
解析:A项“不可救药”指病已重到无法用药医治的程度,比喻已经到了无法挽救的地步,用在此处程度过重;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高谈阔论”指漫无边际地大发议论,多含贬义,用在此处不合适。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我们要及时解决并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答案:无正确选项。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D项语序不当,应先“发现”再“解决”。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承担适当的责任是非常重要的。。大雁这种团队性强的动物,总是能给人以无限的启发。
①雁群会挑选一只最强壮的大雁担任头雁,掌控方向,带领所有的大雁飞翔。
②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
③爱护、关怀、鼓舞每一只大雁,防止它们掉队。
④这样的安排既保证了团队的飞行效率,又保护了新生力量的成长。
⑤然后挑选另外两只强壮的大雁断后,让它们照顾年幼体弱的大雁。
A.①⑤④③②
B.②①⑤③④
C.①②④③⑤
D.②①④③⑤
答案:B
解析:通读句子可知,②承接前文“让适当的人处在适当的位置上”,引出“雁阵中也蕴含了这个道理”,应为首句;①承接②,具体说明雁群挑选头雁的情况;⑤承接①,说明挑选断后的大雁;③承接⑤,说明断后大雁的职责;④总结这样安排的好处。所以顺序为②①⑤③④。
7.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②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③他饿得都可以把一头大象给吃了。
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A.夸张排比比喻拟人
B.比喻拟人夸张排比
C.夸张拟人夸张排比
D.比喻排比比喻拟人
答案:C
解析:①“三千尺”“银河落九天”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②“盼望着,盼望着”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春天的脚步近了”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③“把一头大象给吃了”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④“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
8.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常用“阴”“阳”表示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