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3-27约3.23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9.2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本节课以高原湿地为主题,介绍了三江源地区的地理环境、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旨在让学生了解高原湿地的独特性,增强环保意识。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观察、分析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通过学习三江源地区的高原湿地,引导学生认识自然环境的脆弱性,培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价值观。同时,增强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学会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①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及其对湿地形成的影响。

②高原湿地的生态系统特点,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源涵养功能等。

③人类活动对高原湿地的影响,以及湿地保护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

①高原湿地生态环境的复杂性和脆弱性,以及如何平衡人类活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②学生对高原湿地生态系统功能的理解,特别是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的认识。

③如何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地理环境与人类社会的相互作用,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电子白板、地球仪。

-课程平台:地理学习软件、在线地理教育资源。

-信息化资源:高清三江源地区卫星影像图、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视频资料。

-教学手段:实地考察图片、学生分组讨论、案例分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一个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三江源地区。这个地方位于我国青海省,是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源头,被誉为“中华水塔”。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这个地方被称为“中华水塔”呢?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这个谜团。

二、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第9.2节,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

2.思考: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

三、课堂讨论

1.教师提问:同学们,谁能分享一下你们对三江源地区地理位置和地形地貌特点的了解?

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2.教师提问:那么,为什么三江源地区被称为“中华水塔”呢?

3.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探究活动

1.教师展示三江源地区卫星影像图,引导学生观察地形地貌特点。

2.教师提问:从卫星影像图中,我们可以看到哪些地形地貌特点?

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展示三江源地区高原湿地生态系统视频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湿地生态系统特点。

4.教师提问:高原湿地生态系统有哪些特点?

5.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案例分析

1.教师展示三江源地区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案例。

2.教师提问:这些案例中,人类活动对湿地造成了哪些影响?

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

3.教师提问:我们应该如何保护三江源地区的高原湿地?

4.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5.各小组派代表发言,教师点评并总结。

六、巩固练习

1.教师出示三江源地区相关地理知识题目,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3.教师点评并总结。

七、课堂小结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三江源地区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特点、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特点以及人类活动对湿地的影响。

2.教师强调保护高原湿地的重要性,呼吁同学们关注生态环境,树立环保意识。

八、课后作业

1.请同学们课后查阅资料,了解三江源地区的其他地理知识。

2.请同学们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为保护生态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

-《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介绍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背景、保护对象、保护措施等,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该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

-《青海湖的变迁》:探讨青海湖生态环境的变化,分析人类活动对湖泊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生态保护的重要性。

-《高原湿地保护与管理》:介绍高原湿地保护的理念、技术和管理方法,让学生了解湿地保护工作的具体措施。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可以收集关于三江源地区的高原湿地保护项目的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

-鼓励学生关注我国其他重要湿地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如鄱阳湖、洞庭湖等,比较不同地区的湿地保护措施和成效。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出自己的环保行动方案,如节约用水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