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版仪器分析第1节-基本原理与质谱仪课件.ppt
*
第二十章
质谱分析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二、质谱仪与质谱分析
massspectrometerandmassspectrometry
第一节
基本原理与质谱仪
massspectrometry,MS
basicprincipleandMassspectrometer
*
一、概述
generalization
分子质量精确测定与化合物结构分析的重要工具;
第一台质谱仪:1912年;
早期应用:原子质量、同位素相对丰度等;
40年代:高分辨率质谱仪出现,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
60年代末:色谱-质谱联用仪出现,有机混合物分离分析;
促进天然有机化合物结构分析的发展;
同位素质谱仪;无机质谱仪;有机质谱仪;
*
二、质谱仪与质谱分析原理
massspectrometerandmassspectrometry
进样系统
离子源
质量分析器
检测器
1.气体扩散
2.直接进样
3.气相色谱
1.电子轰击
2.化学电离
3.场致电离
4.激光
1.单聚焦
2.双聚焦
3.飞行时间
4.四极杆
质谱仪需要在高真空下工作:离子源(10-310-5Pa)
质量分析器(10-6Pa)
(1)大量氧会烧坏离子源的灯丝;
(2)用作加速离子的几千伏高压会引起放电;
(3)引起额外的离子-分子反应,改变裂解模型,谱图复杂化。
*
原理与结构
电离室原理与结构
仪器原理图
*
1.离子源
①ElectronIonization(EI)源
*
EI源的特点:
电离效率高,灵敏度高;
应用最广,标准质谱图基本都是采用EI源得到的;
稳定,操作方便,电子流强度可精密控制;
结构简单,控温方便;
EI源:可变的离子化能量(10~240eV)
对于易电离的物质降低电子能量,而对于难电离的物质则加大电子能量(常用70eV)。
电子能量
电子能量
分子离子增加
碎片离子增加
*
离子室内的反应气(甲烷等;10~100Pa,样品的103~105倍),电子(100~240eV)轰击,产生离子,再与试样分离碰撞,产生准分子离子。
②化学电离源(ChemicalIonization,CI):
最强峰为准分子离子;
谱图简单;
不适用难挥发试样;
*
③场致电离源(FI)
电压:7-10kV;d1mm;
强电场将分子中拉出一个电子;
分子离子峰强;
碎片离子峰少;
不适合化合物结构鉴定;
*
2.质量分析器原理
在磁场存在下,带电离子按曲线轨迹飞行;
离心力=向心力;m2/R=H0eV
曲率半径:R=(m)/eH0
质谱方程式:m/e=(H02R2)/2V
离子在磁场中的轨道半径R取决于:m/e、H0、V
改变加速电压V,可以使不同m/e的离子进入检测器。
质谱分辨率=M/M(分辨率与选定分子质量有关)
加速后离子的动能:
(1/2)m2=eV
=[(2V)/(m/e)]1/2
*
①单聚焦磁场分析器
方向聚焦;
相同质荷比,入射方向不同的离子会聚;
分辨率不高
*
②双聚焦分析器
方向聚焦:
相同质荷比,入射方向不同的离子会聚;
能量聚焦:
相同质荷比,速度(能量)不同的离子会聚;
质量相同,能量不同的离子通过电场和磁场时,均产生能量色散;两种作用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时互补实现双聚焦;
*
③其他类型质量分析器
双聚焦质谱仪体积大;
色谱-质谱联用仪器的发展及仪器小型化(台式)需要;
体积小的质量分析器:
四极杆质量分析器
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离子阱质量分析器
体积小,操作简单;
分辨率中等;
原理在第五节色谱-质谱联用仪器介绍;
*
3.检测器
(1)电子倍增管
15~18级;可测出10-17A微弱电流;
(2)渠道式电子倍增器阵列
*
内容选择:
第一节基本原理与质谱仪
basicprincipleandmassspectrometer
第二节离子峰的主要类型
mainkindsofionpeaks
第三节有机分子裂解类型
cleavagetypesoforganiccompounds
第四节质谱图与结构解析
massspectrographandstru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