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商品流通.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部家喻户晓的现实主义回忆录式冒险小说,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受一个苏格兰水手海上遇险的经历启发写成的。 笛福在书中塑造了一个勇于面对自然挑战的新型人物——鲁滨逊·克鲁索。他不屑守成,倾心开拓,三番五次的抛开小康家庭,出海闯天下。 在遭遇海难流落到荒岛上以后,他运用自己的头脑和双手,修建住所,种植粮食,驯养家畜,制造器具,缝纫衣服,把荒岛改造成“世外桃源。 他在海外冒险多年,经历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回到了英国,完成了一个时代的英雄人物的创业历程。为此,笛福博得了“英国和欧洲小说之父”的称号。 问题:鲁滨逊在荒岛上的生活存在流通分离吗? 1、流通分离的含义:生产和消费的分离。 2、流通的作用就是消除流通分离,使生产与消费供求结合。 3、流通能消除生产和消费在空间、时间和所有权上的隔离——流通效用。 流通效用 场所效用 时间效用 所有权效用 运输功能 保管功能 所有权转移 (1)场所效用又称地点效用、空间效用,指有关的社会市场营销机构把产品由产地运到销地,在适当的时间提供给市场,满足特定地区消费者或用户的需要。 其效用的产生是由于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往往处于不同的场所,也就是说,供给者和需求者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空间差。 例如:空间效用使我们可以享受瑞士生产的咖啡,购买法国的时装,使用微软公司的Windos98。 (2)时间效用:指“物”从供给者到需求者之间有一段时间差,由改变这一时间差所创造的效用。 也就是说,时间效用是缩短时间上的距离,使人的可用时间增加,使物的获得时间减少,在消费者需要的时间将产品送达。 例如1:某甲利用运输工具在限定时间内争取到一笔交易;或鳗鱼、香蕉等生鲜果菜使用空运送往日本,以免长时间运送造成腐坏损失,均是运输在时间上产生的效用。 例如2:时间效用表现为通过商品流通过程中的劳动克服了商品生产和消费时间上的不一致。这种不一致表现有多种情况,如农产品之类的商品只能间断性生产而消费是连续的,但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有一定的时间差,这种时间差表现为商品生产与消费的时间矛盾。商品流通过程如储存、保管等投入的劳动恰好可以解决这种矛盾,表现为商品时间效用的增加。 (3)所有权效用:商品所有权的转移,一种商品交易关系。 4、流通分离的表现形式: (1)形态分离 指功能、设计、尺寸等产品属性的分离,这种分离主要是在生产阶段消除。 比如:产品成衣尺寸的调整、水果蔬菜的切割、礼品的包装等形态调整、按单生产等。流通的加工、包装环节。 (2)所有权分离 通过所有权的转移,消除生产者与消费者或使用者之间所有权的分离。这种隔离的消除就是交易。 (3)时间分离 通过流通中的保管功能,消除时间分离。 问题:时间分离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生产在时间上是集中的,而消费则需要相对较长的时间。 比如说:小麦的收割期,在中国黑龙江、内蒙古和西北种植春小麦,于春天3~4月播种,7~8月成熟,生育期短,约100天左右;在辽东、华北、新疆南部、陕西、长江流域各省及华南一带栽种冬小麦,秋季10~11月播种,翌年5~6月成熟,生育期长达180天左右。 物品的妥善保管消除了时间分离,保持了物品的有用性(使用价值) Page ? * Page ? * Page ? * 财经商贸系 教学安排 上课时间:1—14周,每周;两课时 15-16周实训 17周复习 18周考试 教学方式:多媒体教学 成绩考核:考勤+提问+平时作业 纪律要求:点名三次不到课不记学分 课下作业:布置的课后作业 第1章 什么是商品流通 1.明确流通在社会经济系统中的位置 2.了解流通如何使经济循环顺利进行 3.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商品流通的作用和意义 4、掌握商品流通的主要功能及交易次数简化原理 本章教学目的 1.1商品流通与经济循环 1.1.1 流通的复杂性 企业:生产单位;流通:流通机构 消费者 、商品、货币、劳动力 生产 流通 消费 商品 商品 货币 货币 劳动力 劳动力 薪金 货币 商品 图1-1 经济活动的循环(生产、流通、消费的循环系统) 1、商品流通的概念(重点) 所谓商品流通,就是商品从生产到消费的社会性转移。也就是说从生产阶段到消费或使用阶段,与物品和劳务的社会性相关的诸种活动的总和。(有形商品) 2、举例说明:农产品流通渠道 请说出流通渠道的起点和终点 生产者 自家消费 生产者的销售组 织货物集散商等 食品厂家 进口商 输出 批发商 中间 批发商 买卖 参加者 零售商、餐饮服务商、医院等 消费者 出口 直接 批发市场 批发商 图1-2 农产品流通渠道 流通活动的承担者生产者、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