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教材高考思想政治一轮复习考点规范练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含解析新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3-26约2.98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3

考点规范练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选择题

1.(2024·北京延庆期末)“和”“合”二字最早在甲骨文和金文中就已出现,并被引申为和谐、融洽。先秦时期的人们起先运用“和合”这一表达,并初步阐述了如何实现“和合”状态以促进事物发展。此后,经过历代政治家和思想家的阐释、提倡和弘扬,“和合”思想渐渐浸润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各个层面,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的人文标识和价值追求。下列能够体现出“和合”的理念精髓的有()

①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②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③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④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一样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24·辽宁大连期末)自媒体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声器”。传播渠道呈现出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隐藏等特点。这要求每个人都应()

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②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

③进一步筑牢志向信念之基④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山东滨州期末)志向信念是精神之柱、力气之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同心同德迈向前进,必需有共同的志向信念作支撑。”青年的志向信念关乎国家将来,青年志存高远,就能激发奋进潜力。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当()

①高举志向信念旗帜,用实践滋润和支撑我们的志向

②把志向信念作为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

③筑牢志向信念之基,把志向信念融入自身的奋斗中

④把志向信念作为实现中华民族宏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4.(2024·山东威海期末)2024年6月23日,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星座全部部署完成。从立项论证到启动实施、从双星定位到区域组网,再到覆盖全球,一代代“北斗人”以志不改、道不移的拼搏精神,在星空中织就了一张不会迷失的“路网”。“北斗人”的拼搏精神()

①来自航天科技发展的价值和力气②体现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③为航天强国梦的实现供应精神动力④呈现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本目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建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建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

①中国精神在新的历史时代的集中体现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③激励各族人民砥砺奋进的精神动力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保证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24·天津新华中学月考)《中国地名大会》节目以中国村庄、城市、乡镇、山川河流的名字为切入口,在解构“中国地名”的同时重构了集体记忆,也引发了集体共情,以深远的历史和满满的情怀激发了观众对脚下土地的酷爱。这种共情和酷爱()

A.涵养家国情怀,增加了文化自信

B.表明中国地名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灵魂

C.意味着地名源自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结合

D.丰富和扩展了中国地名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二、非选择题

7.(2024·山东滨州期末)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踏歌西行,到祖国最须要的地方去。60多年前,数千名师生响应国家号召,从黄浦江畔义无反顾地奔向条件艰苦的古城西安,成为西部大开发的先行者。他们用青春和汗水建起了一所享誉国内外的闻名高等学府,用激情和奋斗铸就了“胸怀大局、无私奉献、弘扬传统、艰苦创业”的“西迁精神”。

可歌可泣的西迁奋斗者始终令人难忘。2024年4月22日下午,正在陕西考察的习近平总书记专程来到西安交通高校,亲切探望西迁代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西迁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精髓是听党指挥跟党走,与党和国家、与民族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具有深刻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勉励广阔师生大力弘扬“西迁精神”,抓住新时代新机遇,到祖国最须要的地方建功立业,在新征程上创建属于我们这代人的历史功绩。

结合材料并运用所学学问,说明弘扬“西迁精神”的时代价值。

考点规范练26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C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体现了“和合”的理念精髓,②符合题意。践行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体现了“和合”的理念精髓,③符合题意。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体现的是为人民服务,①不符合题意。爱祖国与爱社会主义本质上一样体现的是爱国主义,④不符合题意。故选C项。

2.A针对自媒体传播渠道呈现多点扩散、进程加速、途径隐藏等特点,我们每个人都应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筑牢志向信念之基,主动传播正能量,①③符合题意。建立网络综合治理体系是对政府的要求,不是对公民的要求,②错误。材料强调自媒体时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