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高考卷试题——成都七中全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5.(2015卷II)下列与病原体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抗体可以进入细胞消灭寄生在其中的结核杆菌 B.抗体抵抗病毒的机制与溶菌酶杀灭细菌的机制相同 C.Rous肉瘤病毒不是致癌因子,与人的细胞癌变无关 D.人体感染HIV后的症状与体内该病毒浓度和T细胞数量有关 (致癌因子) (HIV侵染过程) (一)注重教材核心概念的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理综生物试题的一大特点就是,试题情景多数源于教材中的 基础知识。不论选择题还是非选择题,其答案都能在教材中找到依据。部分考 点涉及教材中的楷体字、课题背景、旁栏信息和资料分析等。 由此可见立足教材,夯实基础,抓核心概念是高考命题的核心思想之一,在复习过程中教师需引领学生熟悉教材,吃透教材,灵活运用教材。 (二)注重某个核心概念的深入考查 新课标全国卷是围绕某个核心概念重点考查,没有较大的跨度。 更注重知识的理解与内在联系(深度);而四川卷更注重知识的广度。 以2015年新课标全国卷与四川卷的选择题进行比较(模块间大综合): 2015年全国I卷:2个题(第1题和5题) 2015年全国II卷:3个题(第2题、3题和5题) 2015年四川卷:5个题(第1题、2题、3题、4题和5题) 2.(2015卷I)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植物幼嫩叶片中的色氨酸可转变为生长素 B.成熟茎韧皮部中的生长素可以进行非极性运输 C.幼嫩细胞和成熟细胞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相同 D.豌豆幼苗切段中乙烯的合成受生长素浓度的影响 4.(2015卷I)下列关于初生演替中草本阶段和灌木阶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草本阶段与灌木阶段群落的丰富度相同 B.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空间结构复杂 C.草本阶段比灌木阶段的群落自我调节能力强 D.草本阶段为灌木阶段的群落形成创造了适宜环境 4.(2015卷II)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含有非生物成分 B.生态系统相对稳定时无能量输入和散失 C.生态系统维持相对稳定离不开信息传递 D.负反馈调节有利于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 6.(2015卷II)下列关于人类猫叫综合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病是由于特定的染色体片段缺失造成的 B.该病是由于特定染色体的数目增加造成的 C.该病是由于染色体组数目成倍增加造成的 D.该病是由于染色体中增加某一片段引起的 除2014年II卷和2015年I卷外,近3年每套试卷中有关简答分析的分值都在10分左右,而且每一空的分值较高,增加了学生的失分率。 题号 年份 29 30 31 32 平均分值 2013年 Ⅰ卷 填空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简答分析 14分 Ⅱ卷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 填空 11分 2014年 Ⅰ卷 填空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 填空、简答分析 10分 Ⅱ卷 填空 填空 填空 填空 0分 2015年 Ⅰ卷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 填空 填空、简答分析 4分 Ⅱ卷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 填空、简答分析 填空、简答分析 12分 (三)注重理解、分析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32. (2015年新课标II卷) (10分)等位基因A和a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也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假定某女孩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其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外祖父的基因型是XAY或Aa,外祖母的基因型是XAXa或Aa,不考虑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能否确定该女孩的2个显性基因A来自于祖辈4人中的具体哪两个人?为什么?(4分) 答案:不能(1分)女孩AA中的一个A必然来自于父亲,但因为祖父和祖母都含有A,故无法确定父传给女儿的A是来自于祖父还是祖母;另一个A必然来自于母亲,也无法确定母亲给女儿的A是来自外祖父还是外祖母。(3分,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29.(10分)(2013新课标II卷)已知大麦在萌芽过程中可以产生α—淀粉酶,用GA(赤霉素)溶液处理大麦可使其不用发芽就产生a-淀粉酶。为验证这一结论,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注:实验结果中“+”越多表示颜色越深。表中液体量的单位均为mL。 回答下列问题:(1)α—淀粉酶催化_____水解可生成二糖,该二糖是_______ (2)综合分析试管1和2的实验结果,可以判断反应后试管1溶液中的淀粉量比试管2中的_______, 这两只试管中淀粉量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2分) (3)综合分析试管2、3和5的实验结果,说明在该试验中GA的作用是_____.(3分) (4)综合分析试管2、3和4的实验结果,说明_______.(2分) 30.(9分)(2013新课标II卷)回答下列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