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工业化与城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一.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知识回顾 鲁尔区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哪五方面的内容?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采取哪些措施? 知识回顾参考答案: 1、鲁尔区的综合治理主要包括 (1)产业结构的调整; (2)工业布局的调整; (3)污染的治理; (4)拓展交通,完善交通网; (5)发展科技,繁荣经济。 2、为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对产业结构、生产与组织形式进行调整,促进结构的合理化,以及工业布局的合理调整,同时要进行污染的治理以及完善交通网和发展科技、。 第二章的内容主要是将第一章的地理理论联系到中国和世界的热点问题实际中。前五节主要讲:“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来说明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洞庭湖为例来说明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以田纳西河流域为例来阐述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以美国农业为例来说明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等专题地理的内容。 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协调:2000年,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水平大多在75%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为39.9%,而我国则为36.2%。第二章的第六节就以珠江三角洲为例,来说明我国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学习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的位置和范围。(珠江三角洲分布在我国的什么位置?包括哪些主要城市? ) 2、了解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分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是什么?这些特点是怎样形成的?) 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1.珠江三角洲的范围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香港和港门。珠江三角洲土地面积约4.2万平方千米,约占广东省面积的23%。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城市化——一般指人口向城市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一个国家或地区城市化的水平,体现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因为城市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能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水平的提高,又促进城市的发展。 城市化有三个主要标志———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 2.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进程 例1 下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 解析:改革开放初期,珠江三角洲城市化以发展小城镇为主导,随着小城镇的不断发展,人口、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小城镇逐步发展成为城市。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充分发挥它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了周边工业卫星城的发展,在城市周围出现了许多与城市有密切联系的小城镇。 阅读:崛起的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P65活动的第1小题参考答案 1.珠江三角洲“一镇一品”的专业镇经济,在分散专业化经营的情况下,实现规模生产。 这种经济模式虽然较分散,但每个乡镇集中力量生产一种或两种产品,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使产品的生产量和销售量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从而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使珠江三角洲的综合经济实力位居全国前列。 P65活动的第1小题参考答案 1、珠江三角洲地处我国南部沿海,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下游,靠近香港和东南亚。这里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P65活动的第2小题参考答案 2.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沿河分布: (2)沿河口分布: (3)沿海分布: P65活动的第3小题参考答案 在左图红色的点中指出与1983年相比新增的九个城市。 阅读指导深圳:从边陲小镇到繁华都市 学习本则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掌握其内容: 1.深圳的位置: 2.深圳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3.深圳发展的巨大成就: 例3 深圳在改革开放以前还是一个人烟稀少的边陲小镇,设立特区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就发展成一个大都市。据此回答(1)~(2)题。 (1)深圳迅速发展的主导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因素 D.科技因素 (2)我国加入WTO后,成为影响深圳发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 ) A.环境 B.旅游 C.交通 D.科技 课后作业 1、复习第二教材的P65—66的“知识联网”、“技巧点拔”和“范例指导”。 2、做第二教材的P65—66的“练习巩固”和“智能升级” 阅读指导: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 1.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 P68活动的参考答案 主要特征:“三来一补”不需要投资和购置机器设备,只需要提供土地、劳动力和简易加工场所,所需要的技术、设备和必要的材料由外商提供。中方进行生产后,用生产的产品或现汇分期偿还外商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