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江三角洲.ppt

发布:2025-03-26约5.06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04年6月3日正式成立泛珠三角区域(CEPA)合作与发展泛珠三角区域范围示意图四川云南贵州湖南江西福建广东海南香港澳门广西泛珠三角”又叫“9+2”,“泛珠三角”计划是指沿珠江流域的广东、福建、江西、广西、海南、湖南、四川、云南、贵州9个省(区),加上香港和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在内的11个地区合作,共谋发展。招工难!招工难!严峻的招工形势其实从去年开始已在珠三角地区初现端倪。为了解决这一困境,广东省多地特意在2005年春节前夕降低了民工准入门槛,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节后春运甫开始,一个往年不曾出现的现象在各地蔓延——前往广东打工的农民工人数大幅下降。大年初四这一天,广州火车站的人流跌到了近年最低点,同比下降40%左右。

往东?往南?珠三角工资少涨民工心有戚戚人们曾经熟悉的“民工潮”,一下子变成了“民工荒”。突然而至的“民工荒”,打破了中国劳动力“无限供给”的神话。眼下不少服装厂老板,餐馆、酒店老板都在为“招不到人”而发愁,“招工难”已成为困扰不少民营企业老板的一个难题。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在外资的推动下不断发展的,受地区产业基础和市场腹地等条件的限制,珠江三角洲地区与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唐等地区相比,对外资的吸引力正在下降,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加之缺乏合理的规划与管理,珠江三角洲地区迅速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阅读P69课文内容和P70“珠江三角洲城市问题”。思考:除了以上阅读材料中提到的城市问题外,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中还存在哪些问题?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01产业升级面临困境02思考:20C.90D以来,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地区的国际直接投资和外贸额占全国的比重有何变化?原因?与长江三角洲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同时,外商投资区位的选择也由原来追求降低成本转变为扩大市场规模,而珠江三角洲由于的阻隔,国内的范围较小,因而外企纷纷外迁到长江三角洲及国内的其他地区,支撑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升级的动力在减弱。1产业基2础、科技实力3南岭4腹地5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人口和城市数量迅速增长,城市规模急剧膨胀,但是严重滞后,城市规模结构不合理,城市之间缺少分工合作,使得城市竞争力明显下降。“城中村”问题: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变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这里是外来人口的主要居住区,生活与生产设施比较简陋,治安状况较差,成为城市进一步发展的隐患。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2.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珠三角”市街化”、”一字长蛇阵”现象城中村城中村问题,又是广州治安问题的死穴,大部分的治安问题都是由此而来的。城中村,也只是“村”的一部分,与此密切相关联的还有城边村,城郊村,城外村等等广州目前有一百二十多个“城中村”,分布在城市建成区的不同方位。由于政府和发展商在征用农田作都市规划时没有把农民的户籍转为城市户籍,也没有解决农民的就业问题,失地农民便只能依赖“出租屋经济”为生。这样一来,城中村便吸纳了大量复杂的外来人口,开始变成城市的“飞地”。“城中村”现象存在于每个中国城市,它是中国的都市规划所欠下的“历史之债”,隐含着轰轰烈烈的城市化运动中所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对于外来人口加强管理,一方面要求企业依法办理招工备案手续,依法签定劳动合同,对私招滥雇的企业加大查处力度;另一方面出台一系列的相关政策,保障外来员工的合法权益。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大气污染日益加剧水污染严重噪声扰民,城市生存质量下降耕地锐减,土地肥力下降森林面积减少,水土流失日趋严重2004年11月3日,广东省大部分地区天气晴朗,珠江三角洲地区(包括广州市区)云量较多,有灰霾,能见度最差时只有4千米左右。严重的灰霾使市区能见度差,汽车白天也要开灯行驶。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环境污染日益严重。去年广州、深圳等城市灰霾天气超过了120天;珠三角地区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排放量居高不下,酸雨频率达45.4%;汽车尾气排放造成的污染越来越突出;开山采石造成的山体裸露不时可见,一遇晴天,则灰尘漫天等等。

漂浮着大量生活垃圾的珠江——以珠江三角洲为例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实行了改革开放政策。1980年国家设立了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广东占3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就占了两个经济特区(即深圳、珠海经济特区),1985年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被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广州成为沿海开放城市)。春天的故事:一位老人在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珠江三角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