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体经济学课外补充认识SICCode、NAICSCode与中华.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總體經濟學課外補充: 認識 SIC Code、NAICS Code 與中華民國標準分類 什麼是SIC Code? 標準產業分類碼(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SIC)是四個數字的數值代碼指派,由美國政府,以確定商業機構主營業務的建立。 分類涵蓋了所有的經濟活動:農業,林業,漁業,狩獵及俘獲,採礦,建築,製造,交通,通訊,電力,天然氣和清潔服務業,批發貿易,零售貿易,金融,保險,房地產等以及個人,企業,專業,修理,娛樂和其他服務和公共管理。 美國產業標準分類碼 (SIC Codes) 如何看SIC Code? ?前兩碼代表主要行業別 (ex.2023 的前兩碼 20 代表製造業)。 ?第 3 碼為分類更細的產業 (ex.2023 的第三碼 2 為乳品業)。 ?第 4 碼則代表主要產品 (ex.2023 的第四碼 3 為煉乳)。 ★另外須注意的是數字9,為雜項產業未分類 什麼是NAICS? 北美洲產業分類系統(The North American Industry Classification System ,NAICS)是一個新的經濟分類體系,以取代1987年SIC作統計用途。 這個新系統是由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開發提供新可比性在統計關於經營活動橫跨北美洲。 如何看NAICS Code? 首兩位數字確定一個主要經濟行業,第三位數字指定一個經濟界別分組,第四位數字指定的一個工業集團,而第五位指定NAICS的行業。 舉例來說,在NAICS中薯片是: 31製造業 311食品製造業 3119其他食品製造業 31191小吃食品製造業 311919其他快餐食品生產企業 SIC Code與NAICS Code被使用於…? 經濟普查 從NAICS的使用1997年人口普查結果,較早普查使用SIC。 各項業務比例來源 Predicasts FS Index (Index Tables, Floor 4) 中華民國行業標準分類 我國行業標準分類係供統計分類之用,於民國56年公布試行,分類架構計分為大、中、小類3個層級,其中大類依照1958年聯合國國際行業標準分類(International Standard Industrial Classification of All Economic Activities ;ISIC)編訂;中、小類則根據我國國情與需要,並參照國際行業標準分類及美國、日本、加拿大三國人口普查之行業分類酌予增減。 分類方法 行業分類分為大、中、小、細類等4個層級,其編碼方法依聯合國1990年頒訂標準,自民國80年本行業標準分類第5次修訂起 大類改採英文字母編碼(A~S) 中、小、細類分別採用2、3、4位數編碼;小、細類代碼若為「0」,表示該層級不再細分。 分類系統表 我國行業標準分類編訂之主要目的: 將從事相同或類似經濟活動之場所單位有系統的歸類,作為統計資料陳示之基準。 使國內統計之行業分類能在一致的比較基礎下,相互連結應用。 國際間統計資料之相容比較。 資料來源 Illinois State University, Milner Library /ressubj/subject/business/siccode.htm U.S. Department of Labor /pls/imis/sicsearch.html 行政院主計處 .tw/mp.asp?mp=1 * * 99 其他行業 91~97 政府部門 70~89 服務業 60~67 金融保險及不動產業 52~59 零售買賣業 50~51 批發業 40~49 運輸、交通、水電、衛生業 20~39 製造業 15~17 建築業 10~14 礦產業 01~09 農林漁牧業 主要行業分類碼 產業類別 * *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