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沉箱结构施工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沉箱结构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 2
第一节 工程概况 2
第二节 工程特点 3
第二章 支护结构的选型 3
第三章 施工部署 4
第一节施工布置 4
第二节 现场用电布置 4
第三节 工期安排 5
第四节 施工准备 5
一、技术准备 6
二、生产准备 6
第四章 施工组织机构及主要管理人员 7
第一节 组织管理机构 7
第五章 主要项目的施工方法 7
第一节 施工测量 8
第二节 沉箱结构辅壁制作 9
第三节 下沉方法 15
第四节 下沉挖土方法 16
第五节 下沉到位、封底技术 17
第六节 沉箱结构辅壁下沉施工常遇问题及处理方法 18
第七节 油罐施工 20
第六章 施工质量的保证措施 21
第七章 安全施工保证措施 23
第八章 施工现场治安与防火管理措施 25
附 图 27
油罐基础开挖、支护施工方案
第一章 工程概况及特点
第一节 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面积90平方米,预制管桩承台基础,剪力墙结构,内施50m3钢油罐2个,整个建筑物埋于地下5.5米深。
本工程根据现场地质概况来看,可知其地质情况较为复杂。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报告、地貌属三角洲冲击平原。本工程岩土层由上而下划分为人工填土层、三角洲冲击层、残积层及基岩,现简述如下:
(1)人工填土层(Qml)
以耘土为主,主要分布在地表面。呈软塑状、较薄,层厚0.5米。
(2)三角洲冲击层(Q4)ml
该层在场区稳定分布。土性主要为淤泥、粉性粘土或粘土,淤泥质粉质粘土,粉土、粗砂,顶板埋深0.5米,层厚为26.50~31.1米。下部粗砂层承载力较大可选做拟建物基础持力层。
淤泥分布稳定,流塑,较厚,层厚为9.00~15.00 米,Fk=32Kpa。
粉性粘土在场区局部分布,呈似层状产出,平均厚度1.50~8.80米,Fk=120Kpa。
淤泥质粉质粘土,流塑,含大量腐植质,Fk=40Kpa。
粉土,以中粗砂为主,含较多泥质,Fk=150Kpa。
粗砂,在场区稳定分布,颗粒上细下粗,Fk=250Kpa,可作桩基持力层。
(3)残积层(Qel)
该层在场区稳定分布,较厚,土性主要为粉土,局部为粉质粘土,具风化残留结构,顶板埋深27.4~31.6米,平均厚度6.17米,Fk=280Kpa。
(4)基岩(E)
场区所揭露的隐伏基岩,为泥质粉砂岩及砂砾岩,场区基岩埋深大,起伏变化大,基底稳定。平均厚度1.89米,顶板埋深为32.3~38.00米,以粉砂岩为主,该岩带风化强烈。综合分析,取Fk=500Kpa。
场区地下水临近河流,地下水埋深为0.1米。该工程土方开挖深度在0.6~6.5左右,处于淤泥层,要做好降水处理。
粉性粘土可视为隔水层,粗砂层为透水层。
地下水为二类地下水环境,对混凝土中等腐蚀性。由于地质情况复杂,且该工程的油罐基础埋深-5.5m,可能处于地下水位下,也应该位于淤泥层,故施工难度很大。
第二节 工程特点
通过对施工现场及工程图分析研究,该工程具有如下特点:
1、在施工本工程油罐基础,应对施工组织要求更严密、科学。
2、基础桩已施工完毕,要求对管桩的保护采取一定措施。
第二章 支护结构的选型
支护结构是临时性结构,一但基础施工完毕即失去作用。设计支护结构应遵循安全第一、经济第二的原则。
根据我司多年的施工经验、结合前期工程的施工及对施工现场工程图纸分析,针对本工程特点,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在进行油罐基础的土方开挖前,采用预制钢筋砼沉箱结构作为辅壁,待钢筋砼沉箱辅壁施工到设计标高以下0.5米稳定后再进行土方开挖。钢筋砼沉箱辅壁与油罐外边预留800mm的工作缝。
钢筋砼沉箱辅壁为预制钢筋结构,沉箱结构辅壁厚为250mm。砼强度为C35,内加7天早强,钢筋采用Ⅰ、Ⅱ级钢,Ⅰ级钢Fy=210N/MM,Ⅱ级钢Fy=310N/MM。
第三章 施工部署
第一节施工布置
为在施工组织时突出关键路线,做好人、财物的资源准备工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工程总工期目标的实现,故本工程施工布置如下:
1、先施工基坑土方开挖,即-1.00m(室外地坪标高)至-2.00m段,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放坡,-2.00m至-3.00m段,按照1:2比例进行放坡,及时掌握土质情况,为基坑支护提供第一资料。
2、土方开挖应该分层开挖,随时监测箱体是否变形、水平仪随时观测箱顶是否平衡下沉,及时作出调整。
3、基坑四周用钢管做围栏,高度1.3米,周边做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