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历史第七单元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1课19世纪中叶的俄国教案3新人教版选修1.doc

发布:2025-03-18约3.02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19世纪中叶的俄国

一、三维目标

1、???学问与实力:识记并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相识农奴制的存在是导致其社会冲突激化和落后的根源,而改革是历史发展的必定。

2、过程与方法:对于本课的教学,主要采纳问题探究和比较分析的方法,使学生学会从各个不同的角度来体验当时的历史。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相识十二月党人的爱国热忱以及他们对俄国社会进步所起的主动推动作用;(2)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发展,甘愿放弃统治阶级的部分利益顺应历史的潮流推行改革,他的精神值得确定和赞扬。(3)感知农奴生活的艰辛,珍惜现在的美妙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2、难点:揭示俄国农奴制的存在是导致其社会冲突激化和落后的根源。

三、课时支配:1课时

设计理念:依据主体参加—责任课堂的教学要求,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让学生阅读历史图片,历史材料,历史图表,得出信息,解决课标要求。

教学过程

导入设计

??????(复习导入)同学们,通过初中历史和中学历史必修部分的学习,大家应当知道从17——19世纪,很多国家纷纷通过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者革命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同学们回忆一下,有哪些国家在这段时间内通过改革或革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学生:1688年英国的光荣革命、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1787年的美国独立斗争、1868年日本起先的明治维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

老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或革命这一部分学问已经形成了一条较为清晰和完整的学问脉络,今日我们将来细致的学习一下其中一个国家的改革:俄国农奴制改革,同学们通过前面几个单元的学习应当知道,我们再了解一场改革时,无非是从改革的背景、内容、影响三个大的方面去把握,这节课,我们主要来了解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

(导入新课设计意图:我认为,同学们通过初中历史和中学历史必修部分的学习,对于一些改革或者革命会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那么在导入新课时,我就让同学自己去回忆已学习的过的内容,唤醒他们已有的学问储备,一方面可以让他们在头脑中形成一条完整的有关于资产阶级性质改革或革命的学问脉络,另一方面可以加强选修学问与必修学问之间的联系,让选修部分的学习能和必修部分的学习有机的结合起来)

推动新课

一、感知农奴生活

投影打出以下几幅图片

请同学回答:上述图片及教材P90“历史纵横”,它们共同反映了俄国农奴制度具有什么特点?假如你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一位农奴,你会怎么办

答案:特点:人身自由受到限制极少的生产和生活资料;暴动

年代

农夫骚动

1801年~1810年

83次

1811年~1820年

124次

1821年~1830年

156次

1831年~1840年

143次

1841年~1850年

351次

1850年~1860年

591次

1801-1860年农夫骚动

(设计意图:通过几幅历史图片的展示,能够让同学们真实感受到农奴生活的极端贫困,这种真实历史图片的展示比任何形式的材料都具有劝服力,同时让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象一下,假如自己是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农奴,自己会怎么办?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让学生很简单得出这样一个人相识:在政治方面,俄国农奴制已经严峻激化了社会冲突,此外,也可以让同学们感受到要珍惜现在美妙的生活,也达到了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的教化目标。)

二、探源俄国落后

温故知新

老师:从两幅图的比较中你能得出什么相识?

学生:俄国是一个生产方式极其落后的农业国,而此时的英国已经完成了第一次工业革命,成为了“世界工厂”

老师:资本主义的充分发展须要哪些条件?俄国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了俄国哪些条件的缺失?

学生:劳动力、技术学问、市场、资本、资源和原料、良好的环境。农奴制的存在使俄国丢失了劳动力、市场、资本和良好的环境。

(设计意图:通过两幅图片的对比,让同学们很直观的感受到同一时期两个欧洲国家所存在的巨大差异,同时再次挖掘两个国家存在差距的深层次缘由,让学生归纳农奴制的存在导致俄国资本主发展缺失了哪些要素,使学生更加清晰的得出这样一个相识:经济上,农奴制严峻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样设计可以培育学生两个实力:一是比较分析问题的实力,二是总结归纳实力)

三、把脉思潮涌动

请同学们回答学思之窗P92页问题:

他为什么这样评价农奴制?你对农奴制有何看法?

缘由:他已相识到落后的农奴制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已成为俄国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必定被历史所淘汰。

看法:只有废除农奴制,尽快实现资本主义工业化,俄国才有出路。

(设计意图:由学思之窗的问题导入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