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识新课改教学中自主.doc

发布:2018-11-24约1.74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识新课改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强调知识在经济运作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强调人的创造力开发在经济发展中的价值;强调高新技术在经济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这种“知识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与之相适应的新型人才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就是为了培养这种新型人才而进行的一种研究和探索。 一、理论认识 所谓“自主学习”是相对“被动学习”、“机械学习”而言的,它是在教学条件下的高品质的学习,是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学习。 所谓“合作学习”是相对“个体学习”而言的,是指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学习目标,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能够通过有效的沟通解决群体内的冲突,对各人分担的任务进行群体加工。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所谓“探究学习”是相对“接受学习”而言的一种学习方式,即从学习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题目,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一种学习方式。 新课程改革将科学探究列入内容标准,旨在将学习重心从过分强调知识的传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通过经历与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探究时的相似过程,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体验科学探究的乐趣,学习科学家的科学探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和精神。 二、实施操作过程 科学探究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其要素有: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1、 创设问题情景,明确探究目标 从上课一开始,教师就应该创设情景,激起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或学生提出探究的问题(探究目标)。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让学生感到探究的必要,并且觉得可以探究,有探究的价值。2.充分自主,高效合作 学生根据教师提供(或学生自己搜集)的资料、实验设备进行自主探究,尽可能的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也可小组成员互相合作,协同努力,尝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运用多种物理方法去研究探索。启发和诱导学生自己去发现规律、自己去纠正错误和补充片面的认识,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 3.交流反馈,拓展延伸 学生在探究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解决不了的尝试题,同时也会提出一些新的疑问。在此环节,各小组提出的疑问,先由其他小组解答,其他小组解答不了的再由教师进行点拨。各小组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可以争论,可以辩论。在讨论、辩论中学生的思维常常会迸发出创造性的火花。 4.小组评价,激励成功 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及时对各小组的学习情况给予评价,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享受成功的喜悦,发挥评价的激励功能。 对学生的评价分为研究过程评价和应用测试评价。研究过程评价主要从各小组探究的程度和是否提出或解决有价值的问题来评判。应用测试评价题可由教师精心编制,也可由学生自己编制,所编的题目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事实证明,让学生进行编题实践是学生实践能力得以锻炼和创新精神得以体现的最佳措施之一。 、几点体会 1牢固树立教材是素材、学本、平台的教学理念。从过去的教教材、学教材变为师生用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体现教师的聪明才智,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体现目标的落实,体现教师的素质。教师要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做一个“激励者、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积极形成平等、尊重、和谐、交往的师生关系。新时期的教师应该有三个忘记:忘记你是教师,你是学生的朋友、学习的伙伴;忘记你在教课,你是在和学生交流、共进;忘记这是课堂,这是你与学生共同施展才华的舞台。 教师是学生的合作者、欣赏者;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 3努力营造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氛围。教师首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共进、互动的学习氛围,允许学生发表各自不同的见解,当然包括与教师所需的答案有不完全相同的意见。4、“磨刀不误砍柴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过程。在培养过程中,特别是刚刚开始的时候,学习进度确实要慢一些;但是,一旦学生把自己当成学习的主体,学习变成自己的一种需要,加上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高效的学习方法,学习的速度会远远超过以前,教学进度不但不会落后,反而会大大超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