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三章unix系统编辑器.pps.ppt

发布:2017-03-19约2.07千字共1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 第三章 UNIX系统编辑器 UNIX系统可支持多种编辑器: ed -----行编辑 ex -----ed的替代品,行编辑 edit -----ex的简化版 vi -----全屏编辑 emacs-----可视化编辑 xemacs----图形界面编辑 3.1 ed编辑器 1. ed的基本情况 产生于70年代,特点: 界面陈旧,使用不方便. 在所有UNIX系统中通用 匹配模式采用正则表达式 运行速度快,占用空间小 2. 使用ed的基本常识 ed中包含的所有命令用字符表示,且命令前可输入行号 编辑时在文件副本上工作 使用ed编辑器的例子: % ed abc.c ? abc.c a main printf “This is a ed test file” ; [ESC] w abc.c [********] q % 3. 元字符和正则表达式 出现在搜索模式或“s”命令左边的具有特殊意义的字符,称为元字符,例如: c :非特殊字符与自身匹配 \c :关闭字符c的含义 ^ :匹配行首 $ :匹配行末 . :匹配任一单字符 […]:匹配其中的任一单字符 [^…]:匹配不在其中的任一单字符 :在命令后出现,匹配模式 r* :匹配0,多个r,r 字符/./[…] 使用元字符的模式是正则表达式 refular expessions , 它表示字符串查找的语法.正则表达式匹配模式有: /^$/ 空行,即只有换行 /./ 非空行,即至少包含一个字符 /^/ 所有行 /thing/ 包含thing的行 /^thing/ 行首为thing的行 /thing$/ 行尾为thing的行 /^thing$/ 只包含thing的行 /thing.$/ 行尾为thing加上任意一个字符 /thing\.$/ 行尾为thing. /\/thing\// 包含/thing/的行 /[tT]hing/ 包含Thing或thing 的行 4. ed 中的命令 ed中命令由字符组成,命令前面可以冠以零个、一个或两个行号,命令格式为: [addr1[,addr2]] command [parameter] 行号可以是指定行或范围 parameter 是命令参数 常用命令包括: a :增加文本,直到一个包含.的行为止 c :改变行中内容,新文本的结束方式同a d :删除行 e 文件 :编辑新文件, 重新设置文件并不包括文件修改 f 文件 :打印指定的文件 i :在行前插入文本,结束方式同a .kc :用字母c 标记行 l :显示行,把不可见的字符标记成可见的 m 行 :把当前行移动到指定行后 Q :退出, Q为不保存改变而退出 1,$w文件:所有行写到文件, w表示添加操作而不进行覆盖 s :字符串替换,如:s/string1/string2 指定替换 或 s/string1/string2/g 替换所有的 3.2 全屏幕编辑工具vi Vi visual interpreter ,是UNIX中基本编辑工具. 1. vi 的操作方式 包含三种方式: 命令行方式 vi的初始方式,完成:光标移动、删除字符、复制、写盘。 插入编辑方式 可添加/输入文本及程序代码,非初始态,用i/a命令切换, [ESC]结束。 末行命令方式 屏幕底部出现的命令行,由“:”、“/”、“?”进入。 Vi 中多种工作方式的转换 用“ZZ”命令 用“Vi filename”命令 用“i,a”命令 Unix Shell 用ESC键 Vi的命令行方式 用“:,/,?”命令 自动返回 Vi的末行方式 Vi的插入方式 2. 命令行方式的常用命令 操作符 操作效果 h ← 光标左移一个字符 l → 光标右移一个字符 k ↑ 光标上移一行 j ↓ 光标下移一行 G 光标移至文件最后一行 0 光标移至首行 $ 光标移至行尾 H 光标移至屏幕的最上行 M 光标移至屏幕的中部 L 光标移至屏幕的最下行 w 光标右移一个单词 ZZ 必要时写盘,并退出编辑 3 .末行方式下常用命令 /exp 从光标处向前寻找字符串exp exp 从光标处向后寻找字符串exp n 重复前一搜索命令 N 在光标处向反方向重复前一搜索命令 :w 写盘 :w file 写到盘文件file中 : w file 将内容写至文件原有内容之后 : w! file 强行进行写盘文件file的动作 : q 退出编辑程序 :q! 强行退出编辑,放弃编辑缓冲区中的内容 :wq 写盘后退出编辑程序 4. 进入插入编辑方式常用命令 a:将文件添加在光标之后 A:将文件添加至行尾 cw:修改一个单词 c3w:修改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