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届江苏省淮安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数学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3-27约6.01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5届江苏省淮安市重点中学高考临考冲刺数学试卷

请考生注意:

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若、满足约束条件,则的最大值为()

A. B. C. D.

2.已知,,则()

A. B. C. D.

3.tan570°=()

A. B.- C. D.

4.若复数,其中为虚数单位,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的虚部为 B. C.的共轭复数为 D.为纯虚数

5.函数的部分图象大致是()

A. B.

C. D.

6.已知集合,,则()

A. B.

C. D.

7.已知的垂心为,且是的中点,则()

A.14 B.12 C.10 D.8

8.已知函数f(x)=eb﹣x﹣ex﹣b+c(b,c均为常数)的图象关于点(2,1)对称,则f(5)+f(﹣1)=()

A.﹣2 B.﹣1 C.2 D.4

9.已知函数,为的零点,为图象的对称轴,且在区间上单调,则的最大值是()

A. B. C. D.

10.“角谷猜想”的内容是:对于任意一个大于1的整数,如果为偶数就除以2,如果是奇数,就将其乘3再加1,执行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输入,则输出的()

A.6 B.7 C.8 D.9

11.如图示,三棱锥的底面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则与面所成角的正弦值等于()

A. B. C. D.

12.设是定义域为的偶函数,且在单调递增,,则()

A. B.

C. D.

二、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某校初三年级共有名女生,为了了解初三女生分钟“仰卧起坐”项目训练情况,统计了所有女生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数据(单位:个),并绘制了如下频率分布直方图,则分钟至少能做到个仰卧起坐的初三女生有_____________个.

14.已知,在方向上的投影为,则与的夹角为_________.

15.双曲线的左右顶点为,以为直径作圆,为双曲线右支上不同于顶点的任一点,连接交圆于点,设直线的斜率分别为,若,则_____.

16.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若;且,则周长的范围为__________.

三、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12分)已知函数,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当时,证明:对;

(2)若函数在上存在极值,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中,底面为等腰梯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平面底面,为的中点.

(1)求证:平面;

(2)若平面与平面的交线为,求二面角的正弦值.

19.(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1)求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的参数方程;

(2)设曲线与曲线在第二象限的交点为,曲线与轴的交点为,点,求的周长的最大值.

20.(12分)过点作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曲线(为参数)相交于M、N两点.

(1)写出曲线C的一般方程;

(2)求的最小值.

21.(12分)已知;.

(1)若为真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若为真命题且为假命题,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22.(10分)某网络商城在年月日开展“庆元旦”活动,当天各店铺销售额破十亿,为了提高各店铺销售的积极性,采用摇号抽奖的方式,抽取了家店铺进行红包奖励.如图是抽取的家店铺元旦当天的销售额(单位:千元)的频率分布直方图.

(1)求抽取的这家店铺,元旦当天销售额的平均值;

(2)估计抽取的家店铺中元旦当天销售额不低于元的有多少家;

(3)为了了解抽取的各店铺的销售方案,销售额在和的店铺中共抽取两家店铺进行销售研究,求抽取的店铺销售额在中的个数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C

【解析】

作出不等式组所表示的可行域,平移直线,找出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时对应的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计算即可.

【详解】

作出满足约束条件的可行域如图阴影部分(包括边界)所示.

由,得,平移直线,当直线经过点时,该直线在轴上的截距最大,此时取最大值,

即.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考查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一般利用平移直线的方法找到最优解,考查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2、D

【解析】

分别解出集合然后求并集.

【详解】

解:,

故选:D

【点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