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要点详解.pdf

发布:2016-05-09约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6 考试时间:2016.4.16 上午9:00-11:30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课程代码 03708 (2015 年版) 主编 李捷 王顺生 ALEX ZHOU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 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领会) 1、在经济上,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2、在政治上,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在文化上,以儒家思想为核心; 4 、在社会结构上,形成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识记) 在这一矛盾基础上建立的封建性质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具有两方面的特性: 一方面,它巩固和维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长期延续和稳定。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由盛转衰,地主阶级同农民阶级的固有矛盾日益显现出来, 造成自身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周期性危机。 中国封建社会末期的社会危机 (简单运用)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强化,官僚机构膨胀,各级官吏营私舞弊、巧取豪夺,无所 不用其极; 2、经济上,各级官吏和地主大肆兼并土地,无地或少地的农民日益增多;地租剥削、赋 税征收、苛捐杂税、徭役摊派逐年加重,广大农民生活极端困苦; 3、思想文化上,厉行专制主义,大兴文字狱,整个社会万马齐喑; 4 、军事上,军力衰败,军备废弛,军纪荡然,不堪一击; 5、对外关系上,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处于与世隔绝的状态。 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国家的确立以及殖民扩张对中国的威胁 (综合运用) 1640 年,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至18 世纪,资本主义制度在英国、美国、法国等欧美 主要国家先后确立。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突出表现在工业革命的发生上。 在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工业革命之后,殖民主义者加紧对一些国家和地区进行军事、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侵略,使其沦为列强所垄断的商品倾销市场、廉价劳动力与廉价原料 的供应地和自由投资市场。 第二节 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及近代中国社会的演变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迫使清政府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 (识记) 1840 年 英国发动第一次鸦片战争 中英《江宁条约》(即《南京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虎门条约》 中美《望厦条约》 中法《黄埔条约》 1856 年 英法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8 年 清政府与英法美俄《天津条约》 1860 年 清政府与英法《北京条约》 中俄《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勘分西北界约记》 1884 年 中法战争 1885 年 中法《中法新约》 1894 年 中日甲午战争 1895 年 中日《马关条约》 1900 年 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1901 年 清政府与十一个国家《辛丑条约》 1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提纲 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制造的屠杀中国居民的惨案 (识记) 1894 年 日军旅顺大屠杀惨案 1900 年 八国联军侵占北京后,在庄王府杀害义和团团民和平民1700 多人 1900 年 俄军入侵东北,江东六十四屯惨案 控制中国通商口岸 (识记) 《南京条约》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 《天津条约》开放牛庄(后改营口)、登州(后改烟台)、台湾(后定为台南)、淡水、潮 州(后改汕头)、琼州、汉口、九江、南京、镇江十处口岸 《北京条约》开放天津为通商口岸,陆路方面开放伊犁和喀什噶尔为商埠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点 (识记) 1、资本-帝国主义不但逐步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而且逐步控制了中国的政治, 日益成为支配中国的决定性力量 2、中国的封建势力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成为外国列强压迫、奴役中国人民的社会基 础和统治支柱 3、中国自然经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