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ppt
鼻内镜图像比较—上皮化过程?转归规律术后2周术后1.5月术后3月第3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鼻腔填塞与粘膜维护鼻腔填塞物:膨胀海绵:Merocel?;止血凌;硅胶管;藻酸钙;Merogel?;RapidRhino?;油纱条;其他。效果评估:压力大,取出痛苦;分割粘连好;吸收和止血好,压力小;出血多者差;支撑效果好,通气;+止血凌好;止血一般,需取出且取出不易;止血好,吸收好;昂贵;止血佳,痛苦小;有充气囊;贵;顺应性好,压力止血好;取出痛苦;第3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鼻内窥镜手术远期疗效的因素病变程度和范围(病变分型分期);全身因素:哮喘;免疫功能状态;遗传(eg.Kartagener综合征)。局部因素;手术技术;围手术期及随访综合治疗。第3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感谢大家观看第3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关于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围手术期处理围手术期概念狭义:鼻窦手术前1周、手术、手术后4周;内容:用药策略和局部处理。广义——康复过程:鼻窦手术后4周后的中长随访期。内容:用药策略和局部处理。第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完成手术仅为治疗疾病的开始,术后的随访和综合治疗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韩德民第3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术前干预措施:-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全身及局部)-抗组胺药物-粘液促排剂-免疫治疗-鼻腔清洗-减充血剂围手术期和术后随访综合治疗流程图符合手术适应证鼻内镜手术后措施:用药策略:-抗生素-类固醇激素(全身及局部)-粘液促排剂-抗组胺药物-免疫治疗-减充血剂局部处理-鼻腔清洗-鼻腔清洁处理手术前诊断-病史采集-鼻内镜检查-影像学检查-鼻窦CT扫描鼻内镜手术及手术中措施:-全身麻醉并控制性低血压-术中止血药应用-术中抗生素应用随访及随访制度-术后1月每周复查1次;此后依术腔恢复情况确定随访间隔时间,直至术腔上皮化-用药策略-局部处理第4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出发点之一内镜手术-局部行为-去除病变及结构异常;所保存的病变粘膜功能恢复有赖于有效术后治疗;术腔管理(处理)——随访:防止术后合并症(严重者可致使手术失败);促使术腔粘膜恢复、上皮化。手术不能根除的因素继续存在;感染性炎症;免疫异常;遗传;其它全身因素。有必要进行药物治疗-全身、局部。第5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出发点之二有利于系统地观察和治疗疾病;便于纠正手术之不足-手术治疗重要补充;随访治疗反馈-总结经验;提高术者手术技能;调整和改进手术方式方法。建立随访制度!第6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出发点之三微创外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循证医学需要:获得最直接、最好和最准确的证据;基础医学支持;指导临床实践。2005世界鼻科会·悉尼EvidenceBasedMedicineandNose第7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围手术期管理统一理念医生护士患者Interaction1.2.严格规章制度;3.责任感和责任心。第8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影响术后疗效的因素病人的体质因素医生的手术因素术后的复查、随访与综合处理第9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术后随访的内容建立随访档案内镜下的术腔处理局部用药全身用药合并症的处理健康指导第10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FESS术后鼻腔、鼻窦粘膜的转归第一阶段:术腔清洁阶段术后1-3周第二阶段:粘膜转归竞争阶段术后2-6周第三阶段:上皮化阶段术后6周-6月许庚:功能性内窥镜鼻窦手术后术腔粘膜转归阶段的划分及处理原则。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1999;34:302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窥经镜手术后综合处理意见。中华耳鼻咽喉科杂志2001;36:237第11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术腔清洁阶段-(手术后~3周)本阶段的特征:粘膜创伤性水肿、腺体分泌亢进术腔陈旧性淤血、大量纤维素性渗出术腔大量干痂形成第12页,共35页,2024年2月25日,星期天手术后主要任务—局部治疗术后局部反应: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