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富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docx

发布:2024-12-05约2.83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

富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富硒葡萄的术语和定义、技术流程图、基础条件、建园、土壤修复和改良、田间管理、硒肥喷施、采收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冀中南地区、太行山前平原区富硒葡萄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18407.2农产品安全生产无公害水果产地环境要求

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5009.93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硒的测定

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NY/469葡萄苗木

DB36/T566-2017富硒食品硒含量分类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富硒葡萄

在葡萄生长发育过程中,通过硒生物营养强化技术,而非收获后或加工中添加硒,获得富含微量元素硒的葡萄果实。

葡萄果实硒含量符合DB36/T566,硒含量测定方法执行GB5009.93。

4技术流程图

富硒葡萄生产技术规程如图所示。

3

基础条件(见5).建园(见6)(见6.2))田间管理(见8)硒肥喷施(见9)

基础条件(见5)

.

建园(见6)

(见6.2))

田间管理(见8)

硒肥喷施(见9)

温度(见5.1)

光照(见5.2)

土壤(见53)

灌溉(见

灌溉(见5.4)

苗木与品种(见5.5)

园址选择(见

园址选择(见6.1)

架式与栽植密度

土壤修复与改良(见7)

田间培管(见8.1)

施肥(见8.2)

灌水(见8.3)

病虫害防治(见8.4)

补硒肥料(见9.1)

喷施浓度(见

喷施浓度(见9.2)

喷施技术(见9.3)

采收(见10)

5基础条件

5.1温度

常年日平均气温≧12℃,生育期有效积温≧2200℃。

5.2日照

年日照时数≧2300h,葡萄生育期间日照时数≧1300h。

4

5.3土壤

要求地势平坦,有良好的耕作基础,土体结构以壤土为主,土层厚度在2.5m以上;耕作层含有机质

≧20g/kg,N≧110mg/kg,P2O5≧25mg/kg,K2O≧110mg/kg。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规定5.4灌溉

排灌方便,灌溉周期不大于7d。水质符合GB5084要求。

5.5苗木与品种

5.5.1苗木

选择直径>5mm,芽眼饱满健壮,具有5条以上直径2~3mm的侧根和较多须根,无检疫性病虫、机械损伤、品种纯度≥98%的扦插苗或嫁接苗。苗木质量符合NY/469要求。

5.5.2品种

选择适宜冀中南栽培的巨玫、阳光玫瑰、夏黑、巨玫瑰等葡萄品种。

6建园

6.1园址选择

选择生态条件良好,周围无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生产能力的农业用地作为葡萄园址。园址环境符合GB/T18407.2要求。

6.2架式与栽植密度

6.2.1采用篱架、V型架或水平架栽培,南北栽植行向。

6.2.2栽植密度为111~266株/亩。

7土壤修复与改良

利用发酵的牛粪养殖蚯蚓,蚯蚓粪代替有机肥,春季葡萄出土后作为基肥施入,具体方法:埋土防寒挖宽40cm、深60cm沟,葡萄出土后,先将坑底填入30cm土,然后填入10cm厚蚯蚓粪,最后再填入20cm的土,蚯蚓粪的施入量为3500~4000kg/667m2。

8田间管理

8.1田间培管

植株管理、花果管理、套袋技术及葡萄整形修剪等技术可参照当地葡萄田间培管技术实施。

8.2施肥

8.2.1肥料种类

以有机肥为主,配合使用N、P2O5、K2O及生物菌肥,保持或增加土壤肥力及土壤活性微生物。

8.2.2基肥

结合葡萄出土施用有机肥,具体施肥方法同6土壤修复与改良。

8.2.3叶面施肥

一年分6次进行叶面施肥。发芽前喷2次,间隔7d,用氨基酸、益生菌、红糖和水按1:2:3:300的比例配成营养液进行喷施;花前、花后、膨果期各喷1次,用氨基酸、益生菌和水按1:2:300的比例配成营养液进行叶面喷施;采收前再喷1次,用益生菌和水按1:75的比例配成营养液进行喷施。喷施时间为上午10时之前或下午4时以后;喷布均匀,不重复喷、以叶面不滴水为原则;单独喷施,不与杀虫剂、杀菌剂混用。

肥料符合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要求。

5

8.3灌水

生长季结合追肥进行灌水,土壤封冻前,灌一次封冻水。可采用沟灌或畦灌,有条件的可采用滴灌或小管出流,注意采收前10d控水。

水质符合GB50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