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外科手术基本操作.docx
PAGE
1-
实验动物外科手术基本操作
一、实验动物选择与准备
(1)实验动物的选择是实验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实验动物外科手术中,通常选择鼠、兔、豚鼠等小型哺乳动物。这些动物具有生命周期短、繁殖快、易饲养等优点。例如,小鼠的寿命大约为2年,繁殖周期为1个月,每只母鼠每月可产仔3-5只,非常适合进行大量实验。在具体选择时,应根据实验目的、手术类型、所需数据等因素综合考虑。例如,在心血管手术研究中,常选择大鼠作为实验动物,因为大鼠的心血管结构与人类较为相似。
(2)实验动物的准备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在手术前,应对动物进行编号、称重、观察健康状况等基本操作。此外,还需对动物进行禁食禁水处理,以减少术中胃内容物的反流,降低手术风险。通常情况下,实验动物术前禁食时间为6-12小时,禁水时间为2-4小时。在禁食禁水过程中,应密切观察动物的状态,防止因长时间禁食禁水导致的脱水或营养不良。例如,在进行大鼠心脏手术前,需对大鼠进行禁食禁水处理,并提前进行麻醉药物和手术器械的准备。
(3)在进行实验动物外科手术前,还需对手术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通常使用70%乙醇对动物皮肤进行消毒,消毒范围应超过手术切口至少2-3厘米。消毒过程中,动作要轻柔,避免损伤皮肤。此外,还需对手术器械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确保手术过程中不会发生感染。例如,在为大鼠进行肝脏切除术时,需将手术器械浸泡在1%的碘伏溶液中30分钟,然后使用无菌生理盐水冲洗,以确保器械的无菌状态。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手术部位感染。
二、手术器械与材料准备
(1)手术器械的准备是实验动物外科手术成功的基础。器械包括手术刀、剪刀、镊子、针线、止血钳、解剖剪等,每种器械都有其特定的用途。例如,手术刀用于切开皮肤和软组织,剪刀用于分离组织,镊子用于夹持和牵引组织,针线用于缝合。在准备过程中,所有器械应彻底清洁,使用后需进行高压灭菌处理,确保无菌操作。以大鼠为例,进行心脏手术时,需要准备手术刀、剪刀、镊子、止血钳、缝针、缝线、生理盐水、肝素盐水等。
(2)除了手术器械,手术材料的准备同样重要。这些材料包括缝合线、止血纱布、引流管、注射器、麻醉药物、消毒剂等。缝合线的选择应根据手术部位和组织的愈合能力来确定,常用的缝合线有可吸收线和不可吸收线。止血纱布用于控制术中出血,应选择质地柔软、吸水性强的产品。引流管用于术后引流,以减少感染风险。注射器用于给药和注射麻醉药物,应确保其准确性和无菌性。例如,在进行大鼠肝脏手术时,可能需要准备4-0的可吸收缝合线、止血纱布、8号引流管、1毫升注射器等。
(3)在准备手术材料时,还需考虑到实验动物的个体差异和手术的复杂性。例如,对于小型动物如小鼠,可能需要使用更细的缝合线和更小的手术器械。此外,应根据手术的类型和预期手术时间准备足够的材料,以避免手术过程中因材料不足而中断。在手术前,所有材料应放置在无菌手术包中,并在手术室内进行二次消毒。以大鼠肾脏手术为例,可能需要准备5-0的可吸收缝合线、无菌手术巾、手术衣、手套等,以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三、基本手术操作步骤
(1)手术开始前,首先要对动物进行麻醉,以确保手术过程的无痛性。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吸入麻醉和静脉注射麻醉。吸入麻醉通常使用异氟醚或乙醚,通过麻醉机控制麻醉深度。静脉注射麻醉则使用如戊巴比妥钠、咪达唑仑等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给药。麻醉过程中,需密切监测动物的呼吸、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确保麻醉效果稳定。
(2)麻醉成功后,进行皮肤消毒。消毒剂通常使用70%乙醇或碘伏。消毒时,从切口中心向外周进行环形涂抹,确保消毒范围覆盖整个手术区域。消毒后,铺上无菌手术巾,形成无菌手术野。在手术过程中,应严格保持手术野的无菌状态,避免细菌感染。
(3)手术操作包括切开皮肤、分离组织、止血、缝合等步骤。切开皮肤时,使用手术刀沿预定切口方向切开,切口长度根据手术需要确定。分离组织时,使用剪刀和镊子仔细分离,避免损伤重要血管和神经。止血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常用的止血方法包括压迫止血、钳夹止血、电凝止血等。缝合时,选择合适的缝合线和缝合方法,如间断缝合、连续缝合等,确保组织对合良好,减少术后并发症。手术结束后,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处理,并放置引流管,以减少术后感染和出血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