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种子干热处理技术规程.docx
1
蔬菜种子干热处理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一种通过干热处理蔬菜种子达到杀死或钝化种子携带的病原微生物、且对种子发芽率无显著影响(P<0.05)的操作技术规程。
本文件适用于茄科蔬菜作物番茄、辣椒种子、葫芦科作物甜瓜、南瓜、葫芦、西瓜作物种子及十字花科作物小白菜种子的干热处理。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43.2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扦样
GB/T3543.4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发芽试验
GB/T3543.6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水分测定
GB/T3543.7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其他项目检测
3术语和定义
3.1
种子活力seedvigor
种子或种子批在发芽和出苗期间的活性水平和行为的种子特性的综合体现。
3.2
种子健康状况seedhealth
种子携带病原菌(如真菌、细菌及病毒)、有害生物(如线虫及害虫)的情况。
4仪器设备要求
种子干热处理设备,温度均匀度为±2℃。
5操作流程
5.1处理前种子质量要求
按照GB/T3543.2的规定进行扦样,按照GB/T3543.4与GB/T3543.6的规定测定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和种子水分含量。种子发芽率未达到GB/T3543.4规定的要求,种子不宜进行干热处理。
5.2种子健康检测
2
种子处理前,针对蔬菜种子健康检测对象,按照GB/T3543.7第二篇的规定进行检测,明确蔬菜种子携带病原真菌的种类和携带量。
5.3种子处理操作
5.3.1启动种子热处理设备进行预热,待设备达到预定温度放入待处理的种子。
5.3.2将种子均匀铺放在带有空隙的托盘上,厚度不宜超过2.5cm。一次处理的种子量不可超过设备的限定量。通风的风速依设备而定。
5.3.3茄科、葫芦科蔬菜种子干热处理温度变化宜设置为三段,每段梯度时间的变化时间为10min,不同蔬菜种子热处理技术关键参数见表1。
表1茄科、葫芦科蔬菜种子热处理技术关键参数
作物科属
作物种类
干热处理条件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温度
℃
持续时间
h
温度
℃
持续时间
h
温度
℃
持续时间
h
茄科
番茄
35
24
50
24
75
48
辣椒
35
24
50
24
64
24
葫芦科
甜瓜
35
24
50
24
65
24
南瓜
35
24
50
24
72
72
葫芦
35
24
50
24
72
72
西瓜
35
24
50
24
72
72
5.3.4十字花科蔬菜种子干热处理温度变化设置为二段,每段梯度时间的变化时间为10min,热处理技术关键参数见表2。
表2十字花科蔬菜种子热处理技术关键参数
作物科属
作物种类
干热处理条件
第一段
第二段
温度
℃
持续时间
min
温度
℃
持续时间
h
十字花科
小白菜
35
15
50
8
5.3.5种子干热处理期间,不定时监测干热处理设备的温度,每次温度监测时间间隔不小于2h。若监测温度与设定温度之间差距大于2℃应检查设备的设置,通风口等。
5.4种子处理后操作
种子干热处理结束恢复常温后,可参考附录A中的示例对种子进行以下检测:
3
——按照GB/
T3543.4与GB/T3543.6的规定检测其发芽势、发芽率和水分含量,对比处理前后种子质量的差异显著性;种子发芽率、水分满足GB/T3543.4和GB/T3543.6的要求方可播种;
——按照GB/T3543.7第二篇的规定对种子健康进行检测,对比处理前后病菌携带的差异显著性;种子未携带病原菌或者携带的病原菌菌量对种子生长不会引起病害的方可播种。
6种子干热处理的记录
种子干热处理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种子信息,主要记录种子批批号、作物种属、品种名称;
——干热处理信息,主要记录处理时间、种子量、干热处理设备名称、型号、处理温度条件、通风情况、操作人员等;
——种子质量,主要记录处理前后的发芽率、种子水分等。
7其他技术要求
7.1干热处理的安全性可通过处理少量(随机抽取100粒种子)样品进行测试,比较干热处理前后的种子发芽率显著性变化(P<0.05),再进行大批量种子的处理。
7.2干热处理前,检查、清理种子干热处理设备。
7.3干热处理前,种子如果处于低温贮藏库,需将种子放置在24℃±2℃环境下,7天后进行干热处理。
7.4干热处理后,种子在室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