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docx

发布:2025-03-20约2.69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和反思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认识事物的双面性

教学重点:

加强消防安全教育

教学难点:

自我保护意识的加强和自救常识的掌握

教学方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教学用品:

水、湿抹布、沙土、镊子、剪刀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引入】我们上节课讲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那么燃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投影】图片,并讲述:

燃烧着的火给人类带来光明和温暖,使我们的生活变的丰富多彩,但是有时也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所以,我们不但要善于利用火来进行生产,还要学会如何防止发生火灾。小组讨论回答:

主要有两方面:利和弊。

充分发挥化学课程对培养学生人文精神的积极作用,注意从学生熟悉的身边现象入手,寻找新的视角和切入点,引导他们感受身边的化学变化,增强学习的兴趣。

【转折】一旦发生火灾,我们

应该如何来灭火呢?

下面我们来一个灭火竞赛。请你设计不同的方法将燃着的蜡烛熄灭。

供选用的仪器用品:水、湿抹布、沙土、镊子、剪刀。

你甚至可以尝试不用上述物品,只要能灭火就算成功。

小组讨论确定实验方案,分析实验原理。

3分钟后到讲台上演示并回答。

其他同学观察并倾听,提出异议并改正。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锻炼表达能力;养成既敢于表达自己观点,又善于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让学生多动手、多思考,他们就会有更多的心得和体会,对化学的学习也就更有兴趣。

【讲述】当然,这些灭火方法

只能扑灭一般的火灾,自学131页并分组讨论:假如你是校领导,你会给学校的哪些地方配发哪种灭火器?

为什么?

【提问】小火我们可以扑灭,如果火势太大我们如何

自救,如何逃生?

对,火警没来之前呢?

【投影】相信下面的这个实验会给你一些启示。

【火灾模拟实验】:点燃高低

不同的两支蜡烛,然后用烧杯罩住。

请猜想哪支先灭?如果我们把实验中的烧杯看作是着了火的房间,这个实验就成了火灾模拟实验,实验的结果对我们在火灾中自救有何启示呢?

【投影】我们先要用湿毛巾捂住口和鼻,避免吸入有害的烟尘,然后匍匐前进。机房、图书馆放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主要是电器。

食堂放干粉灭火器,有液化气,油等。

要趴着走,因为烟在上边。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提高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培养学生深入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加深对化学知识在生活实际中应用的认识,能利用化学知识解释一些现象,真正做到“从生活走向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

【思考】根据自己住宅及周边环境的特点,设计预防火灾的方案。(包括万一发生火灾时),需采取的灭火和自救措施。

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在一起,懂得运用有关的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渡】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给生命和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所以,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会经常看到下面的—些图标,同学们讨论讨论,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投影】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

回答:

(1)当心火灾——易燃物质;

(2)禁止放易燃物;

(3)当心爆炸——爆炸性物质;

(4)当心火灾——氧化物;

(5)禁止烟火;

(6)禁止带火种;

(7)禁止燃放鞭炮;

(8)禁止吸烟。

认识图标,认识化学,更加安全。

【设问】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

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回答:

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等。在这些地方防火更重要。

【设问】为什么在这些场合容易出现呢?下面我们来观看一个演示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投影】教材P133实验

【分析】金属罐和塑料盖构成了

一个有限空间,向装置中鼓气后,面粉充满了金属罐,加大了它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罐内的温度达到了面粉的着火点,使它在有限的空间内急剧地燃烧短时间内放出大量的热,使气体体积迅速膨胀,引起爆炸。

【延伸】通过这个小实验,哪位

同学给大家总结一下,为什么在油库、面粉厂等场所会出现一些图标。

【总结】所以,同学们对一些易燃物和—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回答:因为油库、面粉加工厂等地的空气中常混有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它们接触到明火,就有发生爆炸的危险。

感受易燃物和—些易爆物的安全问题要时刻提高警觉性。

【板书设计】

消防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